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读书报告十月读书小结
TUhjnbcbe - 2021/1/4 22:35:00
十月初的时候,参加了Anne的“国庆读拉松”活动。后期的话,因为忙于成人高考(借口!!),就基本没怎么看书了。(↓以下是“读拉松”书目)

01

《太阳系度假指南》

奥莉维亚·科斯基加纳·格鲁赛维克

“宇宙还挺谦虚,明明拥有一切,却叫太空。”

这是一本以旅游指南形式写的太阳系科普读物,书中介绍了月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及被排除在太阳系之外的冥王星。刚拿到的时候觉得超级惊喜,这本书的包装方式好特别,是装在一个银色的自封袋里的,里面还附赠了几张类似明信片的卡片。书本身也很棒,封面的手感很好,而且小小一本,非常适合装在包里,等车坐车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其实是我第一次看天文学相关的书籍,还蛮有意思的,get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小知识,比如:

1.在太空里会长高原来不是谣言,其原理是“在微重力环境下,身体为了对抗重力的作用,会努力将流体向上推,椎骨之间的空隙会因为充满了液体而扩张。”

2.木卫八的侧面看起来像公交车经过溅起路边污水在墙上留下泥点(书里说像被泼了颜料,可是我觉得像墙上的泥点)

3.木星大红斑在木星南半球,土星大白斑在土星北半球,海王星大黑斑在海王星赤道附近

4.原来不是所有的星体自转都是规律的,冥卫二和冥卫三的自转不可预知,在那里每天的长度都不一样,日出的位置也会不断变化。这种缓慢而混乱的自转是他们与冥王星、冥卫一和其他卫星相互作用的结果,重力的影响导致了乖张失常的摇晃。

5.由于低重力的影响,在太空里会鼻塞。

(啊~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书本身的形式和内容还是不错的,就是翻译给我感觉不太好,很多地方翻译得很直白。而且可能受英语“有although无but”的影响,书里基本有虽然的地方也都没有但是,稍微有点别扭。再加上有些地方语序也很奇怪,感觉就是直接翻译了一个英语的句子,没有调整语序。翻译讲求“信雅达”,“信”不好说,毕竟我没有读过原文,“雅”和“达”感觉不太行,以后挑书我应该会避开这个译者了……不过,虽然读着体验感不太好,但是倒是不太影响获取知识点。如果对太阳系不太了解,但是想了解一下的话,这本应该还算不错的入门读物。

02

《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这本书其实来自b站up贾潘天骄7月25号的读书分享,它是斯特劳斯的三篇演讲稿,全书总共才页,一直看的话大概是三个小时左右能看完。关于什么是人类学,书中有几处做出了解释:1.人类学家只是在提请每个社会不要认为自己的制度、习俗和信仰是唯一可行的。2.在面对一个遥远的文化,且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人类学懂得如何深入了解其结构,并使其免于崩塌。3.人类学揭示了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正常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文化所特有的约束和心理习惯。人类学帮助我们扔掉偏执,让我们明白其他社会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把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甚至不能容忍的习俗看成是简单和不言而喻的。概括下来的话,我觉得人类学应该是一门研究不同群体人类行为合理性的学科吧。如果要划分大概内容的话,第一部分大概本书的第二部分(或者说是第二篇演讲稿)中提到了几种与我们所处社会不太一样的习俗:1.布基纳法索的萨摩人:女孩们年纪很小就结婚,在和丈夫一起生活之前,得有一个他们自己选择并公开承认的情夫,与之在一起最多三年。她们给丈夫带去和情夫生下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被视为合法婚姻的头生儿。2.印第安部落:男人可以同时或者先后娶几姐妹,或一位母亲和她之前结婚所生的女儿。诸如此类的例子,书中大概有5个,其中还包含了西藏纳人(关于西藏纳人,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我们都是食人族》、《一个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的纳人》、《喜马拉雅藏族社会和婚姻研究》)第三篇演讲稿讲了很多日本的习俗,作者看起来似乎很崇尚日本文化,但是我看了一下豆瓣,说这篇是在日本演讲的时候的稿子,所以到底是真的崇尚还是“因为在日本演讲”还有待考究。这本书看看还蛮吸引我的,但是可能是知识储备量不够吧,读起来还挺吃力的。等之后读完《我们都是食人族》和《菊与刀》,会再看一遍。

(说到知识储备不够这事,《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我是真读不下去啊呜呜呜,我太蠢了QAQ)

03

《前山夏牧场》

李娟

读书摘抄:(单看不算多好,但是放在书中很有意境的部分)

1.其次是些日常习惯,如削土豆皮。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持着刀由内往外一片一片地削,而哈萨克人则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刀刃冲着自己,从外向内反着削。削完后,皮儿扑了自己一身。同样,用针的姿势也相反。我们一般左手捏布料,右手捏针从右缝到左,哈萨克女人们却反着捏针,针尖冲着自己,倒退着从上往下缝。吃手抓肉时,也同样朝内割肉,再以大拇指隔着肉块抵住锋利的刀刃,刀身利落一拧,就削下了恰到好处的一块。

2.一朵白云(云多固执啊,哪怕在夜晚,仍然是白色的)静静地靠近月亮,并无限温情地遮盖了它。我们周遭的世界顿时混沌起来,像一只勺子搅浑了一杯渣滓沉淀、安静清澈的水。透过林隙望向远山,那里的山巅仍独自明亮着,在月光下如一座座夜色里的孤岛。

3.当哈萨克族的黑走马孤独地出现在世界上别的角落时,也许是黯然简拙的,但在此刻,它出现在了这里——在最恰当的地点与最恰当的氛围之中,像河流吮纳支流,像河流断开瀑布,像河流汇入海洋——水到渠成地出现在这里,出现在了此刻。

4.美景也会让人疲惫。好像终于放下心来,终于得到了疲惫一般,我疲惫地回到家。家似乎比我更疲惫,房间空空,没人回来。

5.远处南面群山阳光灿烂,我们这边虽然蒙着一层薄云,但也算明朗温暖。风渐渐停了,草地安静,深厚葱茏,妈妈坐在那里的姿势非常悠闲,看上去轻松又愉快,还随着音乐轻轻哼唱。

6.在更遥久的年代里,大地更为漫远,人烟更为微薄。大约还是这样的交谈,还是这样的耐心,坚韧地递送信息,绵延着生息与文明。

7.至于突然丢失的事物,无论丢失多久,仍不能算是“失去”。如我的镜子(被卡西这家伙三个月弄丢了三面),如卡西童年时代的一枚塑料戒指——它们此时仍面孔朝天躺在寂静的山野一角,像一根针躺在深邃黑暗的海底。那不是“消失”,只是“分离”而已。

(好特别的想法啊)

8.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确是艰辛的,可这世上真的会有更好一些的生活吗?真的会有轻易就能获得的幸福吗?连加依娜那样的小孩都知道,面对辛苦、疼痛、饥饿、寒冷、疲惫……种种生存的痛苦,不能绕过,只能“忍受”,只能“坚持”。像阿娜尔罕那样,脱离游牧之路,将来与在城里工作的男孩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可从此后,她还是得付出另外的努力与忍受,面对另外的陌生而拮据的人生。说起来,都是公平的。只有忍受限度之内的生活,没有完全不用忍受的生活。

(想到一句话“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逃离这一说,只是用一些困难去交换另一些困难”)

书中还有一段,是卡西总用价值高的东西去交换别人低价值的东西,扎克拜妈妈虽然在旁边叹气,但却从不阻止。根据书中的原话说是“虽然卡西只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但已经有支配个人财产和部分家庭财产的权利了”,这段看了就想起小学学的一篇课文。课文大概内容是: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木雕送给好朋友,好朋友回赠了她一把小刀,结果小女孩回家被家长要求去要回那个木雕。这么一对比感觉扎克拜妈妈好好呀,好尊重孩子的选择。弃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让-雅克·卢梭

原因:QAQ主要原因就是我太蠢了,真的看不进去。

《爱情生长在何方:莎士比亚戏剧集》威廉·莎士比亚

原因:本来想说既然是迹部大爷的生日月,那就看一本大爷最喜欢的书好了。结果……也没看下去……就很尴尬……虽然喜欢看歌剧之类的,但是文字版的真的不是我的style了。特意选了朱生豪翻译的版本,都没能坚持看下去……(题外话,朱生豪的情书真的超浪漫!!强烈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报告十月读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