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班班主任陈俊峰老师带领该班全体同学一起读书、撰写读书报告并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点评。本期和大家分享班张开胜在阅读《中国历代*治得失》后的思考和心得。
早在高中时期就已久仰钱穆先生大名,教科书、资料书里也时常浮现过他《中国历代*治得失》的摘录,近日拜读,受益匪浅,但总觉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未得甚解。
这本书统共讲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朝代,分别为汉、唐、宋、明、清,并就其各自的*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以及林林总总的须特别提出的方面作了简要概述与评说。
作者在这本书中始终贯彻着自己的治史思想,例如不可脱离制度谈人事、脱离人事谈制度,一项制度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一套制度体系相配合存在,历史具有其时代性与特殊性等等。这些历史研究方法论直到今天让我读来也仍觉得先进,我想在这里截取几段令我或拍案叫绝或模棱两可或不愿认可的句子。
“所以我讲汉武帝时代的盐铁*策,却远远从古代井田制度与山泽禁地之在法理上所有权之区分,直讲到少府与大司农的税收之分配于*府与皇室之由来,而由此再引申出盐铁官卖来。”
作者将汉武帝盐铁官卖*策追本溯源,厘清了这项制度出现的历史原因、历史背景。我之前只晓得盐铁官卖就只是盐铁暴利、盐铁生活必需,专制*府得牢牢把控这一经济命脉。却不晓得在以前的井田制之下,全国耕地农民私有,其相比于作为非耕地的山林池泽——归皇室——是税收大宗。
待战国以下,“山林池泽之税逐步超过了全国的田租。”汉武帝讨匈奴、征西域,*费浩繁,希望富如盐铁商人等也能像他一般自由乐捐,结果社会响应不佳,于是盐铁官卖就出台了。
“罗马的农奴多半是战争得来的俘虏;汉代的奴隶是农民自己游离耕土,来参加大规模的工商新生产集合;如何可相提并论呢?”
因为汉代每个国民还需缴纳人口税,但全国土地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也没有办法使全民就业,
因此许多人沦落为奴隶。*府虽然禁止此风,对奴隶的人口税加倍征收,但是有钱的养着大批奴隶,反而可发大财,令其参加大规模的工商生产。
“因此当时虽非封建社会,爵位不世袭,而书本却可世袭。虽不是世代簪缨,却是世代经学。世代经学,便可世代跑进*治圈子,便无异于一封建传袭的贵族了。”
汉代的教育,想要读书求学,第一就是书本不易得,而且要得名师教诲,必得不远千里寻师访求。这就让我想起了老师上课说过的文化贵族、文化资产阶级等说法,文化贵族们拥有可能比肩百万富翁的资本,“*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
“‘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代表多数。”
作者在这里比较了东西方的传统观念,西方人所谓的民主重量,认为民主是可以量化为人数的;而中国人传统重质,认为治理国家应当择贤而任。所以反映在汉代察举制上就极为明显,国家选举权不在民众,而在地方长官。
“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队首领来充地方行*首长,则更是大毛病。”
这里讲的是唐代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权力过大确实易滋生地方叛乱,但我觉得作者的前半句更值得我们思考。中央监察官拥有监察地方的权力,因此地方行*官在某种程度上还被其掣肿。那是不是应当充分使*务公开透明,职责明确,抑或是两者相互制衡方可?这对于如今的制度建设未尝不是一个警醒。
“若使中唐以后的社会,果仍厉行‘按丁授田’的制度,那将逼使智识分子不得不游离农村,则此下的中国文化也会急遽变形。”
中唐以前的均田制保障了最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但是由于其推行起来不方便,出现许多懒*怠*现象,加之中唐社会动荡,便推行了一直延续到清末的两税制。
我一开始不理解这句话,为什么智识分子不得不游离农村,为什么中国文化会变形。后来查阅各方资料,也仅仅只是对第一个问题半知半解。简单地说就是,两税制以前的中国文化难道也变形了吗?
“惟其地方贫弱,所以金兵内侵,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
这里讲了宋代对中央权力的近乎变态的加强。在唐代,地方收入还可一部分分解中央、一部分保留在地方;然而到了宋朝,地方财富须全部解中央。于是宋代对内虽有文治,对外却无武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羸弱的朝代。
“王荆公因此叹息,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转变秀才为学究。’”
这里讲的是王安石对考试制度的改革,将考试内容改变,考经义不考诗赋。这里我不太理解王安石的话,作者也没有加以解释,虽然后面谈到明代八股文时说,考经义不如诗赋,经义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但我还是无法理解为何经义没有比诗赋一个更好的标准,诗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不是更加难以辨析优劣吗?
“明、清两代之总督、巡抚,则意在对内防乱,不在对外开边。”
作者深切地认为明清两代地方*治制度相比于前几代而言是为极其失败。管官的官多,管民的官少。我在想,这是不是就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国家属于皇帝私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需要中央对地方拥有足够的控制力才能让地方为中央为皇帝服务,但是地方一方面也不乐意甘做中央的韭菜,因此地方叛乱度在封建社会是不可避免的。
而现今的民主社会,国家属于全体公民所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需要达到以往所需要的强度,因此如今对内防乱的要求不如封建社会那么高的要求,地方*治的建设也就不用刻意侧重防乱。
“现在的清代部族*权,既绝无意于把*权开放,则考试只成为羁縻牢笼之一术。换言之,只让汉人们也尝到一些甜头,开放*权之一角落,作为一种妥协之条件而止。”
作者认为清代不同于之前的汉人*权,它是和元代一样的部落*权。其不管在皇权加强中设立的*机处、上谕等还是在诸如地方制度、言论制度、选官制度、*队制度,都是一种对于汉人的统制*策。
因此在谈到后来的革命派保皇派时,指出了保皇派天真的认为满清只是像以往汉人*权一样的,没有看到它实质上是一种部族*权。
“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
作者认为西方选举出来的领袖是可以决定一切的,认为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中国*治传统是制度化的,严格遵守的。
然而我觉得作者在这里也许有所误解。西方虽然是民主选举,但也并非领导可以决定一切,在很多问题上也常有掣肿。中国传统虽是严格遵守制度,然而制度是掌权者制定的,民众来遵守;而西方民主则是制度由民众制定,掌权者遵守。因此中国*治不可说是法治,而是法制,在君主制国家,君主之言即为法。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可不说是一个巨著,虽然有部分偏激、狭隘的观点,但是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治得失确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材料。
老师点评
先回答你提到的问题。北魏均田制只是理想设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户里的丁男数量始终在变动之中,所以没办法长期坚持下去。宋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加,更没有办法再维持均田制。清朝改为摊丁入亩。
人地矛盾从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人口的数量始终在变动中。
这种情况下,原来在乡村耕读传家的智识分子也不得不游离农村,脱离了科举体制的控制,脱离了家族的控制,这对乡村的*治稳定和文化传承是有一定影响的。清代对汉人是有限开放参与*权机会的,所以钱先生把清朝称作“狭义的部族*权”,我的理解,有点类似于中原被殖民的意思。当然,钱先生这本书写作的时候有激励时人抗战的意图,所以作者的立场往往也会体现在学术的研究中。读史书,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比如他的学术背景,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等,对于我们读他的任何一本书都是有帮助的。
比如,钱穆先生对“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专制统治”的观点是非常反对的,唐代以前,君权相权相互有制衡,皇帝的命令必须需要经过宰相副署才生效。只是到了明初胡惟庸案之后,罢设宰相,皇权兼并了相权。
此外,从思想观念看,道统高于正统,而道统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且皇帝的行*管辖能力也受到一定限制,“皇权不下县”,地方有一定的自治程度。
新闻丨传承红色基因,又见赤色长征——新闻传播学院参加“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主题展览活动读书报告丨衔江山——抄读《文心雕龙》物色篇有感点击阅读??新闻中心网络与新媒体部文字丨张开胜编辑丨白桃乌龙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