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班班主任陈俊峰老师带领该班全体同学一起读书、撰写读书报告并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点评。本期和大家分享班何语心在阅读《文心雕龙》后的思考和心得。
衔江山
自我了解了,我之外还有无际的世界,我就强烈地向往着去饱览名山大川、探秘险远罕至,不单单为了美景瑰怪,也是想体味那种身在无垠的感觉。
也许是“渺沧海之一粟”给了我冲击,我无比渴望能从自然中获得谦卑。心向往之,但我从未启程。
我看着地图描摹,看着一张张照片勾勒,“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我终不满足于空想,开始在笔下宣泄幻想。
我记得老师第一次让我们写周记,没有规定主题,我就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和拼音,写了我家屋后的那棵树。其实我家屋后有很多树,但独独那棵正好长在我屋的后面,我躺在床上抬头一看,就能看到他在窗外摇曳。
现在想来,也许那时候就已经为物色所动,可能也就是那时自己已经选择好了种子埋在了心底,所以一直觉得,文章不能没有了景色。
想了想,假如《蒹葭》没有了在水一方,假如《离骚》没有了兰泽芳草,假如《项脊轩志》没有了亭亭如盖,假如《雷雨》没有了雷雨,假如将一切物色从文中剔除……是不是一切都将改变?是不是一切都黯然失色?此身都是自然所予,又何敢忘弃自然!“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
其实,文章有了景色也就有了情。谁能保证笔下流转出的文字就没有沾染上一丝一毫笔者的情感呢?正所谓,“物色相召,人谁获安”。畅情、凝心、远志、深虑……情思万千,如江流宛转,终不离其源。
我认为,人类的情感是发于自然的,或者说,是自然教会了人类情感,原始人类在面对天灾兽祸时有了恐惧,在狩猎成功时有了喜悦,在同伴死亡时有了悲伤……自有心,心物赠答便开始运转——“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随物宛转,与心徘徊。
刘勰欣赏“以少总多”而摒弃“繁而不珍”。确实,约言炼字,将万千物色凝于一点,惊心动魄。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从“到”至“绿”,是春气奋发的凝聚。昭精腾奋,情貌无遗。但是,繁也不凡,重叠复沓,引人入胜。吴融“殷鲜一半霞分绮”,牡丹之色呼之欲出,尽态极妍,物色喷薄。刘勰也提出“善于适要”,所以,“物色虽繁”但析辞繁简皆宜,适度就好。
而这种“适要”可以被应用于多个方面。文章的语言、用词、修饰,一篇文章中环境描写的占比,甚至于文章情节的发展,文章的段落字数……适要之法,运用得当便可以,意能称物,文可逮意。
而且,我认为,是略语还是详说,均无所谓,情意通达就可以算好,那些文辞在极情意稍逊的篇章,反而不如情意在极文辞稍逊的文章。比如,韩愈“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确实不如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更能引起人共鸣。而这也恰是“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的体现。
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境,被同一景色所激发出的情感是千变万化的,更何况“四时之景不同”,情思更是无穷。更甚者“物色尽而情有馀”,极尽“江山之助”。
不管物色是横向的变化,还是纵向的变化,总能轻易地拨动人们的心弦,古时物色和如今物色,古人情思和今人情思,真的是“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吗?沧海桑田之后还能如“一”吗?虽然,对于这件事,每个人有不同的见解,但能够“会通”者必定可以达到“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境界。
虽然“瞻万物而思纷”,但我们不能脱离实际、胡思乱想,毕竟“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我认为,“密附”既言贴切又言真实。增彩而又贴切,高于现实又不失真实。所谓,求真。
我觉得,如果一篇文章,读者读完之后感觉很假,那么从整体上,这篇文章就已经失败了。张爱玲《爱》开篇第一句:“这是真的。”就给故事增添了一份尘土,这样读者会更加感同身受,也确实是这样。
但如果换成“这是假的”呢?虽然如此,但故事又不会给人以假意,那个春天的晚上,那件月白的衫子,都那么引人遐思——那这就是真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能分辨清呢?自然万物,又有谁能说清道明呢?
天地四方,物色之来,莫之能御。
老师点评何语心同学写得很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景物之观,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看到你的文字,竟然觉得跟你名字中的“以我语书我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新闻丨新闻系级校友会顺利举行·新闻丨恽代英采访团暨第六届新闻传媒中心新生见面会召开点击阅读??新闻中心网络与新媒体部文字丨何语心编辑丨习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