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出版,成为俄罗斯文坛上不朽的名著,肖洛霍夫也因这部作品获得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年,由这部名著改编的同名话剧在国内巡演,长达8小时的观剧时长曾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知名编剧史航给出了这样的推荐语:“朝九晚五的人们,有权利感受另一种八小时,肖洛霍夫的八小时。”
文学,是从何时起被赋予了类似“人类精神栖息地”这样的作用,我们已无从考证。可以确定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求一点共鸣、启示与慰藉。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算得上人生一大遗憾了。也难怪连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都曾说:“我看我自己,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块光滑的小石头,就觉得开心。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面对的,还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没有尽头。”
放眼中外文坛,大师似群星闪耀璀璨,好书如星河波澜壮阔。而如我们这般仰望星空的阅读者,恨不能每天都有一个「八小时」,一个属于文学的八小时。
年,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出版,被认为是极具「赛博朋克」风格的文学作品。
年,这个常见于早期「赛博朋克」文学中,兼具史诗与科幻气质的年份也即将到来。
在距离小说出版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仿生人项目仍没有达到小说中描述的科技水平,但正是这类文学拓宽了我们对科技的思考与想象。
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能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可以自在穿越时间的过去与未来,不受地域年代、科技水平等客观限制。思想无边发散,内心无比充盈。这是独属于阅读的爽快,也是阅读带来的收获。
「豆瓣读书周历」——陪伴阅读人,致敬书写者!
此前,豆瓣豆品也设计过与“读书”相关的产品,如「豆瓣读书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