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重任始建于年的陆**医大学陆*特色医学中心(医院)驻立佛图古关已近70年。一代代中心人在这片热土上庚续奋斗。
他们把个人的理想奋斗与国家和*队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坚守治病救人的医者初心,矢志*事医学事业,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服务备战打仗、守护官兵生命的*事医学研究课题,献给了教书育人,为*和*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事医学人才。
如今,经过几代人拼搏奋斗,中心已发展成为*事医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集医研教战医院。
今天,我们将开设《楷模》栏目,讲述中心老专家老教授们的故事,学习他们开新图志、矢志奉献的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坚信,中心人的故事,未完待续,勇于担当的中心人必将再创光辉。
抗美援朝,让他和她永不下“战场”
“没在枪林弹雨中为国奉献,那就搞*事医学研究多救些 伤员也很好……”
——当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愿望落空时,王正国说。
“假如再发生抗美援朝那样的战争,我们搞研究的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成果管用吗?我们能不辱使命吗?”
——当相关课题研究落后于人时,王正国夫妇这样说。
“这项研究关系到我*将士宝贵的生命,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岗位负责,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当创伤弹道学研究从零起步时,王正国这样说。
“搞*事医学科研的同志,要从抗美援朝伟大胜利中汲取精神力量,沉下心来,坚守岗位,耐住寂寞,刻苦钻研,为强*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当看到新一代*医茁壮成长时,王正国夫妇这样说。
秋日的晚霞如火燃烧,金风轻拂若醉。熙熙攘攘的*浦江边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映照入云大厦。车水马龙的热闹、流水游龙的繁华,仿佛正在诉说着这盛世华年。
上海市杨浦区一处楼房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与夫人相依在沙发上,兴致勃勃地翻看一本厚厚的影集,目光所至,真情流露。他们是刚退休不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陆*特色医学中心原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王正国和文职一级教授、知名野战外科学专家朱佩芳教授。
“这是年冬天拍的,那时候我15岁,刚刚进入中国医科大学,申请入朝作战没被允许,就在沈阳一带帮助救治受伤战士。”王正国指着一张照片说道,话语中透着遗憾。黑白照片上,身着*装的他意气风发,英气逼人。
王正国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并参*
“我当时想得很简单,没在枪林弹雨中为国奉献,那就搞*事医学研究多救些 伤员也很好,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60多年……”没能入朝作战,王正国曾经遗憾过,但把*事医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是他无悔的抉择。
“回顾工作历程,我们最大的快乐是在祖国和*队最需要的时候,干了点实事,作了些贡献。”朱佩芳话语朴实,但却深刻映照60多年来,她与王正国携手相伴、共同奋斗,始终坚守*事医学战位的如磐初心。
“雄赳赳,气昂昂, ……”电视机里传来熟悉的旋律,把二人的思绪拉回炮火纷飞的年代。蓦然回首,从硝烟弥漫到和平时期,从百废待兴到改革强*,从青春年少到满头白发,夫妻二人在奋斗征程中,热情不降、斗志不减,发掘和燃烧全部智慧和力量,在*事医学科研领域和野战外科研究所历史上镌刻下“白衣伉俪同心同德共创*事医学梦想”的不朽篇章。
忠诚信仰——为国奋斗的青春最美
年10月,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此之前,年仅15岁、还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就读的王正国就一心想参*,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 战士上阵杀敌。但因为年龄尚小,入朝愿望落空。
“只要能为抗美援朝作贡献,让我干啥都行。”王正国执着地说。在他坚持和努力下,终于穿上梦寐以求的*装。当时,*医力量不足制约卫勤保障能力发展,我*急需培养更多的*医救治战场伤员。年底,王正国被分配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系学习。
此时,野战外科研究所前身——*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在上海火速成立。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抗美援朝战场的需要,履行研制战场救护卫生装备和战伤救治指导等任务。这个单位在几年后,成为王正国夫妇矢志奋斗的阵地。
在中国医科大学*医系,王正国遇到了同年入伍的同学朱佩芳。当时,他们胸怀鸿鹄之志,把满腔热情转化成努力学习的动力。二人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没有过多花前月下的浪漫,但是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愈加深厚。6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教会他们医学知识,而且坚定了他们的共同信念:人活着,就应当对社会有所贡献;身为*人,就要为*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年,王正国以优异成绩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至*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课题为烧伤和放射复合伤。朱佩芳被分配至医院内科,成为一名临床*医。起初,王正国对自己承担课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反倒偏爱更具现实意义的临床医学。此时,抗美援朝早已胜利结束,各行各业正投入火热建设中,*事医学科研似乎不再那么紧迫。
在王正国认识发生偏差时,是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打动和感染了他。他了解到,蔡翘、周延冲等国际知名的医学专家为中国*事医学的发展而隐姓埋名、不辞劳苦地工作,课题组长*文华教授更是以身作则,这些使王正国终有所悟: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才是自己选择研究课题的方向。于是,他静下心来,全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年,王正国和朱佩芳结为伉俪。年9月,朱佩芳考虑到生活中可以照顾丈夫,工作中可以互助互进,果断放弃临床医学,追随王正国到了同一单位,很快负责指令性课题——复合伤的防治研究。妻子以实际行动支持自己,让王正国倍受感动,夫妻二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和幸福家庭。
王正国与朱佩芳
以后的10年,王正国干劲十足,在盛志勇院士和王文正教授领导下致力于战争中烧伤和放射复合伤的课题研究,取得*事医学研究的初步成绩,为以后冲击科研高地打下坚实基础。朱佩芳也不甘示弱,各项成绩突飞猛进,成为单位倚重的科研骨干。
爱国情怀——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领先
年,王正国、朱佩芳所在单位*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已更名为野战外科研究所,迁入重庆后,受*事医学科学院和第七*医大学双重领导。年,与原第三*医大学医院合并发展,称为第三*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从沿海大城市到西南山城,王正国、朱佩芳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像重庆的*桷树一样,坚韧扎根适应环境,紧紧拥抱这片沃土。当时,我国*事医学几项重要研究在国际上还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他们迫切希望尽快改变受制于人、落后于人的现状。王正国夫妇经常扪心自问:“假如再发生抗美援朝那样的战争,我们搞研究的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成果管用吗?我们能不辱使命吗?”
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惊天巨响,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
尽管如此,但核威慑的阴云还未散去,解决了打的问题还得解决防的招法。冲击波损伤即冲击伤,是核武器伤的一个重要伤类,但我国对其研究明显滞后,在冲击伤的诊断、治疗和防护上均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在核爆成功几年前,我国未雨绸缪,已经启动这方面的研究,王正国就是主要担纲者。
面对从未涉足的研究领域,王正国深知关隘重重,不易跨越。夫人朱佩芳给他打气:“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相信你!”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朱佩芳冒着危险,不畏艰苦,跟随王正国辗转于核爆试验现场和各个演训场,给予鼓励和实际协助。
王正国和战友们多次深入核爆试验场及化学爆炸事故现场进行动物实验和现场调查,取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印证了冲击伤形成的原因,提出对冲击伤的防、诊、治措施,出版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冲击伤》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冲击伤的专著,相关冲击伤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正国在核爆现场进行试验
如今,以王正国为主导的国内冲击伤研究水平名列世界前茅。早在年,他被邀请参加美国国际冲击伤学术会议,是首个受此邀请的中国人。
从那时起,中国的冲击伤研究一跃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备受国际同行称赞和瞩目。当年12月,王正国还参加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受到*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当王正国在研究领域干得风生水起、屡创佳绩的时候,朱佩芳也捷报频传。她承担起烧伤外用药“烧伤净”的研制任务,这种药物能极大提升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对战时烧伤官兵有着及时雨作用。朱佩芳带领团队经过6年刻苦攻关,终于研制出药物成品。她激动地说:“我没有辜负期望,终于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
随后,朱佩芳继续披坚执锐,不懈奋进,看似柔弱的肩膀,却扛起我国烧伤、复合烧创伤等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承担各种课题数十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诸多荣誉。
有人夸奖她是“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豪杰”。朱佩芳却谦虚地说道:“我哪是什么豪杰,不过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使命担当——心里永远装着战场和官兵
“我们搞*事医学科研的,眼里要盯着战场,心里要装着官兵,解决部队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王正国夫妇如是说。
纵观王正国和朱佩芳所有研究成果,个个都有“含*量”、散发“硝烟味”。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应运而生的野战外科研究所,被行内评为战味很浓、战果颇丰的科研单位,建所两年就研制出淀粉海绵止血粉、灯芯草敷料、新式血管吻合钳等当时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其中淀粉海绵止血粉是当时国内唯一有效的止血剂,深受*医和地方临床医生欢迎。
王正国在冲击伤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后,又将目光瞄准创伤弹道学的研究。创伤弹道学是研究投射物击中人体后在体内运动规律、致伤原理的一门医、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对于*事医学界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分支学科,直接关系到官兵在战场受伤后,能否得到科学高效的救治。
当时,这门学科因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