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从学校创始人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弘扬“张謇精神”,书写“通师故事”,坚定“四个自信”,投身新时代、奋斗新征程,12月17日下午,学校在图文信息楼大报告厅举办“怀赤子之心,听张謇故事”专场演讲会。学校领导、全体*员、入*积极分子余人参加活动。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称赞张謇等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11月12日,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称赞张謇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指出“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张謇先生是我校的创始人。上世纪初,富甲一方的张謇敏锐洞悉到:“惟是国所与立,以民为天。民之生存,天于衣食。衣食之源,父教育而母实业”。立国救亡就要办教育,办教育就要从师范教育开始。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亮出了自己的新姿,绵延百年,桃李天下。
“习总书记半年两次提起张謇,也让我校师生备感骄傲、备受鼓舞。我想,张謇先生对于我们,不仅仅因为他是我校的创校人,更为重要的是张謇教育思想以及‘张謇精神’是通师高专莘莘学子的宝贵财富。从一个个‘张謇故事’里,我们看到他“士负国家之责”的爱国情怀,‘独立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格,‘兼济天下苍生’的民本意识和‘洞察世界大势’的开放胸襟。”学校*委副书记、校长朱月萍致辞,她希望学校师生要做“张謇故事”的传播者;要做“张謇精神”的传承人;更要做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坚守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
演讲分为“从状元办厂到实业救国”“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开民智、明公理”“从慈善到公益再到中国近代第一城”四个章节,撷取张謇人生历程中投身实业、教育、文化、慈善等的精彩故事,艺术展现了张謇不平凡的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抓住了全场观众的心。“从状元办厂到实业救国”章节介绍了张謇前半生勤奋读书求取功名,因不满自己当官无助于救国,在获得状元后毅然放弃仕途,投身实业和教育;“求国之强当先教育”章节反映从年到年,张謇变卖实业甚至卖字筹款,倾其所有在南通地区创办和带动兴办了近所学校,创办了盲哑师范传习所、女工传习所、贫民工厂等诸多社会教育机构,成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拓荒者;“开民智、明公理”章节讲述了张謇创建我国第一个私人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创办南通图书馆,创办中国第一所新型戏曲学校“伶工学社”等;“从慈善到公益到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章节讲述了张謇在短短30多年间先后建立了一系列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残废院、济良所、栖流所、游民习艺所、恶童感化院、改良监狱、医院等,使南通成为当时中国少有的初步体现幼有所抚、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特点的地区。
演出综合运用声、光、影像等艺术表现形式,以演讲为主线,贯穿专家深入浅出的分享和感悟,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与张謇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一个小时的演出深深吸引和打动了与会师生,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大家由衷的敬佩和赞叹。
演出结束后,学校师生纷纷畅谈观看感受,表达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张謇精神”的心愿和决心。
“张謇,作为创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城的那个‘大写’的名人,他的开放胸襟、世界眼光,他的忧国忧民、家国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纪委副书记李富才说,“我们今天聆听张謇故事,就是要做张謇故事的传承人,做弘扬张謇精神的通师高专人,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通师高专被誉为‘红色师范’、‘教师摇篮’,这些都是张謇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团委书记朱亚林说,“身为其中一员,学校光辉的历史让我倍感自豪;而张謇先生作词的校歌中写到的‘民智兮国牢’,更是唤醒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张謇,感民族之衰,观东西之变,实业为母,教育为父,以图国强。”科技产业处易华博士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应该像先贤们一样,以民族复兴的视野,融通世界的胸怀,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在老师们抑扬顿挫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一个五次投考、始终不言放弃的晚清状元,一个弃官从商,为办厂救国呕心沥血、以字易资的实业家,一个兴办学校、潜心教育、心怀大爱的筑梦人,以及一个在南通这片热土上轰轰烈烈开辟新路,造福一方,惠及世界的大英雄。”18级小学教育1班吴子晗同学说,“作为通师高专学子,我将铭记他的故事,继承和光大他的精神,回应先贤期盼,坚守爱国情怀、诚信品格,培养创新意识。打好人生底色,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勇担重任、砥砺奋进、争作表率,不负*和人民的重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