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知道这个消息的第三天。一本在全国范围内传阅的小书《凉灯》,已经消失在杭州。它的最后去处是一位女士的废纸箱。有31个人为此痛心不已,现在已经联络物业保洁、报警、在电台发布寻书启示,可是杳无音信……
正如群里卢老师说的:“它不再是一本书的概念了,它是一本有鲜活生命,在时空中互相交换彼此信息的一个情感载体了。通过许多人手的温度,读书时的呼吸,思绪的寄托等等,接力的是人的情感和生命力量。”
卢老师说的这许多人,是群里参加《凉灯》漂流的31位网友,而现在突然停在了第19号。
让我来话说从头。这是一个小小的图书传阅游戏。新书《凉灯》的扉页有几个代表坐标的小圆点,标出的是上海广州北京凤凰和凉灯,都是印刷体。游戏缘起于此,一个读者突然想把自己的坐标拿笔添上去。于是这个传阅游戏的创意出炉,游戏规则完善之后得到了作者的认同和读者的响应。
传阅线路分出四条。其中三条在全国范围内以快递的方式传递,正是丢失的这一本按计划还会漂洋过海去新西兰。我们对参与传阅的读者有一些希望,比如,希望你能认真阅读;欢迎空白处的标注、涂鸦;我们拿一枚特制书签交换你的快递单回执;在扉页标注出自己的坐标。到最后,这将会是一件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这件作品饱含作者与读者互相交流的证明,这是非常感动人的一种信息交换。按照我们的计划,这四本书最后一站都会漂流回凉灯,回到作者手里。
我们把这个游戏命名为“把《凉灯》漂回凉灯”。今年4月8号一早,*于纲从凉灯二组赶到江山镇找到快递公司拿到四本新书,打开在扉页启笔签名即表示漂流开始。我记得当时他要赶火车,书交给龙海洋邮寄。海洋带着四本书在村里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比如《凉灯》靠在凉灯村的那块界碑上那张被视为漂流的起点,很有仪式感。我们当时的游戏规则里给每位读者的时间是五天。如今经过五个月,《凉灯》已经被亲昵地称呼成“小凉”。在遗失“小凉”的这一条线,它已经感受过19位读者的手温,每个人都在书上留下了宝贵的痕迹。卢老师带着去了甘肃马家窑文化艺术节,看五千年以前的碎瓷片,涂抹了几亿年前的红陶土,在书上留下了9个国家的陶艺家签名和一片紫斑牡丹花瓣;观也带着去了西藏体验人类的高原反应,布达拉宫打卡一遍;青峰在宜兴想到一黑一白的祭祀文化遗留,青峰的字真好看;山水画家方明老师收到快递的时候,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正在北京展出,他留言说正好要神游;留言和涂抹都很用心很精彩。后来到南京,到无锡,到温州,到上海,到杭州……
到杭州出事。9月6号,书从杭州寄出。因为杭州这家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误把这本书和一张发票的快递单贴错,导致该收书的下一位读者在9号收到一张莫名其妙的发票。而书已经运到了本来应该收到发票的人手里,这位本来心急收发票的女士看到是一本旧书,以为被戏弄,一气之下顺手把书丢进了废纸篓。等到电话打过去,书已经不只去向了。现在能联系到的快递公司、物业公司、报警、电台,都没有书的任何消息,所以这本书就这样丢在了杭州市拱墅区。我们现在仅存的希望是收走废纸箱的物业公司保洁有没有可能把它跟纸箱捆在一起卖到废品收购站。我们的第20号读者还在杭州美院等着。我们后面还有11位读者翘首期盼这本分量渐沉的书,这件由天南海北的陌上人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我们把这本书的故事发布在网上,但愿这个最后的办法能帮我们把它领回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