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概述》是这学期营销课的教材,
倒是勉强啃完了一遍,许多内容只能囫囵吞枣地记下来,
还没来得及去仔细思考或者研究。
不过倒还是有一些地方想要分享一下,想要谈一谈。
这里就先把读书报告放上来,过两天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更简单易读的文章好了。
01
概述
“市场营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学问。”这是《市场营销学通论》贯穿全书的核心观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营销学不仅要研究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更应该思考营销活动的根本目的,这是时代向营销学者和工作者提出的深刻问题。书中认为,营销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销售产品,也不是为企业谋取经济利益,而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观点真正从历史的创造者,即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营销理念,使营销学从企业的经营工具转向了服务社会利益的科学。
实际上,营销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条件。每一个营销观念都曾致力于解决曾经面临的社会问题,但历史发展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上的,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新的营销理念,如果始终固守曾经的观念,营销将无法助力社会的发展,将偏离应用科学的本质。
我认为,回顾营销观念的变迁历史,能够成为理解营销学真正意义的不同视角,也有助于我们吸收有益的部分,同时对不利的部分进行批判,扬弃地发展营销学这一科学。而在系统地回顾营销观念的变迁之后,我更加认同书中的观点,即市场营销的意义在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02
传统观念
早期的营销学观念又称为传统观念,主要包含三类营销观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传统观念诞生于营销活动的早期,它们的显著特征是聚焦于市场的供给方而忽视顾客的具体需要。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力不足年代的社会问题,但随着生产力逐步发展,人们的需要发生改变,这些观念也逐渐被淘汰。
(一)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聚焦于企业生产的观念。信奉生产观念的企业认为,消费者喜欢随处可见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于是企业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不断提高自身产量同时降低成本,在市场上大力推广自身的产品。
生产观念的典型代表是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在福特流水线的年代,社会生产力落后,在汽车市场表现为供不应求。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在工业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使得汽车能够进入千家万户。
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产观念本质上是生产力在流水线生产中得到解放后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曾经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但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即便是价格低廉的福特汽车也开始出现需求下滑,这一观念随后被企业所舍弃。
从生产观念中我们仍然能够得到经验教训,即任何产品在生产初期时,降费提效都是重要任务。企业也应当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