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图书:
《旧制度与大革命》
01研究问题本书原著出版于年,作者虽出身贵族但*治上倾向于自由主义,目睹和亲身经历过七月革命二月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距离此书出版最近的历史事件是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变,所以此书的创作受到了拿破仑第三专制制度的影响。
此书不是以记录史实为主的书籍,更多偏向于对于大革命形成原因以及意义的分析,作者在前言就提及本书的宗旨是要阐明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在当时欧洲为什么偏偏是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法国本身具有什么独特性;第二,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好像自发产生于它即将摧毁的社会;第三,为什么路易十六统治时期的法国处于革命爆发前的较为繁荣发展的阶段,路易十六也有向民众妥协的意向,仍然爆发了革命并要求推翻封建王朝,或者说旧君主制为什么如此彻底,突然地垮台;第四,直接或间接推进法国革命爆发的因素有哪些。
02竞争性解释英国*治家和作家辉格*派领袖埃德蒙·伯克坚决反对法国革命,在《法国革命论》中猛烈地抨击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甚至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人类的贪婪,罪恶,阴谋集大成的产物。虽然伯克是辉格*的领袖,他实际上是想综合辉格*以及托利*的主张,有秩序才能有自由,自由有赖于秩序,服从社会秩序就是服从自然秩序,即遵从上帝的旨意。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对于传统秩序与制度的破坏,对宗教的敌意使得伯克认为法国人在抛弃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用自由,平等这种蛊惑人心的口号破坏秩序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他这种破坏性的革命最后还要落脚于专制主义强权,不久拿破仑登上了*治舞台,证实了伯克的预言。
实际上虽然伯克的理论上沾染了情感用事,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评价也有极端倾向全部否定,但是他对于暴力的反对,也抓住了法国革命的部分本质。如果法国一次又一次的流血革命,最后落得“换汤不换药”的悲惨结局,自由平等博爱最终只存在于纸上,有人用“国家”的名义代替“国王”的名义进行专制是更为可悲的。抛开与卢梭的争论人权究竟是上天赋予的还是人赋予的,伯克实际上对于法国革命的认识有积极方面是需要被认识的,革命要立足于现实,指导革命的理论也应该结合实际立足现实,卢梭抽象的理论论述其实没有可指摘之处,但当直接被他人搬弄到现实中后煽动民众暴力革命就出现了差错。
但伯克值得反思的观点也存在,首先是他对法国的旧制度进行了浪漫的美化,也许他到过法国亲眼看到过法国社会,但是旧制度对于法国人民的迫害以及法国民众所遭受的痛苦以及心理体验是伯克无法感受到的,将英国的改革道路套在法国身上本来也就不切实际;其次,暴力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体性的暴力事件尚且可以因为个人或者心理原因进行解释,但出现大规模的集体实践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依然停留在个人不理性德行不高尚等原因上就缺乏全局观。
03创新解释托克维尔此书属于著作的重要原因就是此书将历史看作是连续的,法国革命的进行中出现了旧制度的影子,将年作为分割点切断历史是片面的,第二编第二三四章的标题以及直接向读者们展示他的具体观点,中央集权制*府管理监督以及行*法院与官员保证制等*治制度是旧制度留下来的,甚至正是因为旧制度中*府希望干预个人的一起活动才间接推动了法国人民在革命过程中及革命结束后对于*府的过高期盼,只要出现了不合心意的地方就想推翻重塑。
托克维尔在书中的另外一个主要观点是由于独夫体制,使法国的民众彼此变得相似但是却对彼此的命运毫不关心,也许当初路易十四只是期望君主拥有更多的权力便于管理国家与英国争霸,但带来的间接后果就是使得民众的分离,各省之间变得相似但是人们又非常冷漠。从教士,贵族,资产阶级到多数农民和无产阶级也许因为赋税的差异,或者由于对他人特权的鄙夷,社会中的敌意在增加,用迪尔凯姆的概念来概括则为社会整合程度不高。
在附录的“年前后法国社会*治状况”中,托克维尔关于民主社会的构建有自己独特的逻辑思路,他认为在贵族制的国家地方*府的权力通常比较大,实际管理着各个省份人民的生活;在民主制的国家,地方*府常常是由中央*权创造的,中央*权允许人们夺去他的某些特权或者它自愿放弃某些特权。当人民成为了力量,将地方权力将贵族阶级手中夺走,交给谁取决于人民是否具有选择的自由。实际上人民更愿意将它交给一个集体或者民选的行*官,当然不愿意将它交给国王一人,那样就更加专制表面上与民主背道而行,但由于人民在很多情况下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先暂时交给中央。贵族虽与国王或多或少有血缘关系,但他们的利益却经常对立。民主制社会建立的第一步反而是增加王权的权限摧毁贵族阶级,之后当民众获得了必要的力量等待合适的实际,再把权力从国王手中夺走交给一个依附于他们自己的当局手中,或是集体或是代理人。他的逻辑推演似乎是从法国革命的经验中推理出来的,因为法国革命基本按照此思路来进行。04解释过程作者将本书的重心放在了大革命前的社会状态,尤其是聚焦在法国民众不同阶级的生活状态,对国家*策对于不同群众的影响分别作出了分析和猜测。
为什么大革命在法国爆发,主要原因是法国国王试图从“金字塔式”专制统治转变为集权统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独夫体制。体制的优势是增强了中央*府的权力,更加直接地对地方进行管理。
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第一,将贵族与农民分离,贵族不再参与*府的行*管理,不再参与同人民直接发生联系的事务时,二者的距离感在不断加强最后成为了对立面。当贵族不再实际的管理土地上的人民,贵族们的责任心就会降低,将注意力转移到挥霍享乐上,到城市中用金钱谋取官职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农民这时如果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后,再告诉他从土地的购买使用到产品的买卖都需要交税无疑是加重了他们对于*府的仇恨。第二,间接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权力集中于巴黎,这个城市在人们眼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国王将国家事务吸引到巴黎,反过来巴黎把国家事务引向国王。最终导致大量人口涌向巴黎,巴黎人口过多,给法国带来了结构性风险,如果巴黎出现动荡法国就处于危险的局面。巴黎这座大城市的繁荣也与农村的荒凉形成了对比,不再管理具体事务的贵族以及有钱的农民都涌向了城市,想成为官员也想感受奢侈大肆挥霍的生活。第三,当国家和个人直接面对面时,二者的冲突也变得更加明显。“皇权不下县”的金字塔式结构就与路易十四集权式管理之前的管理结构很相似,中世纪的欧洲有一句话叫做“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应该有其他群体或者组织来缓和两者的矛盾,对消息的上传下达和*策的具体实施负责。地方议会的存在意义下降并逐渐成为了摆设,名存实亡,人民对于公共*治的参与热情也在下降。当*府取代了一切,取代了贵族上帝,人民对于*府的依赖性更强,自然对*府的期望也更高,如果稍有不合民众心意之处,他们就会希望改变一切重头再来。第四,容易出现滋生腐败,行*效率低下等现象。各省实际是由三十名总督管理,最后将权力收到御前会议手中。在地方琐碎之事都要上报给御前会议,连修教堂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批准,行*效率低下。特别法庭的设立本质上是为了各省总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设立特别法庭之前法国司法独立,所以可以不顾及国王的利益,民告官事件的出现会阻碍总督对各地方的管理,特别法庭实际就是御前会议的成员组成,以纵容总督的行为。当封建制度的某些部分在法国已经废除时,人们对剩下的部分常常抱有百倍的仇恨,农民贵族和第三等级以及其他特权阶级的矛盾越加尖锐,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比其他国家更早爆发革命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法国大革命好像自发产生于它即将摧毁的社会。托克维尔在附录的文章中给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答案,法国人民对于自由概念的理解受到传统影响,沾染上了利己主义的影子。法国人民对于王权只是服从,但不卑躬屈膝,王权是合法性是可以被论证的,但国王的仁慈也是理所应当的,国王的行为也受着社会舆论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社会矛盾的加重,各阶级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贵族和第三等级在十四世纪时还因为参与三级会议共同管理事务,反抗王权而变得关系密切,之后随着三级会议的停止二者很少交流。再到后来,贵族丧失*治权力,从掌权阶级变成了种姓,犹如停滞的一潭死水,但他们获得了许多特权,在贵族和资产者划分的最为清晰的界限就是免税量的多少,尽管贵族的免税量实际大于外表,但那也足够将不平等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法国的贵族变得更加孤立。而人民,尤其是农民,法国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承担着最多的赋税,只能看着资产者和贵族的免税特权,教士贵族和市民还能在三级会议用陈情书进行反抗,但人民什么都不能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暴力反抗。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相似之处就在于他们也与人民隔离,他们根本不接近农民,避免接触农民的贫困,资产者没有与农民紧密联合共同反对不平等,反而是和贵族一起争夺特权。当他们发现了人民的愤怒可以化为力量时,他们便利用这些将其作为革命的群众基础。在大革命爆发之前,社会已经出现了资产者与贵族完全孤立,农民与贵族、与资产者也彼此隔离,各个阶级内部也出现特殊的小集团,各部分再也难以联合起来了。
君主制在法国处于繁荣时期垮台的原因除了集权式管理的弊端,以及各阶级的分离外,贵族与国王的矛盾也需要提及。贵族本来就有与王权对抗的“天性”,从之前的行*权力到之后*府对于他们的控制管理,个人的自由主义激起了他们不顺从,自豪骄傲的脾气;还有一个原因和“成为贵族”有关,为了缓解国家财*拮据状况,又不愿意向三级会议索取,卖官鬻爵制应运而生,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贵族人数迅猛上升,之后又告诉贵族们如果想要保住头衔必须继续交钱,贵族对于国王的把戏已经处于愤怒的状态了,他们不再信任国王。
托克维尔在最后一篇文章中对本书进行了总结,是种种历史因素交织在一起促进了法国革命爆发,要站在历史和社会的层面去探究原因。第一,贵族不再治理人民但仍享有特权,贵族与人民分离了;第二,中央集权扁平式管理的弊端,地方的自主性下降,巴黎与其他地区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带来了结构性的风险;第三,公众舆论的引导,作家文人迎合着大众的意见同时左右着民众的思想,底层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容易被鼓动;第四,法国民众无法再忍受不平等,行会,阶级,种姓的不平等让每个人都在革命爆发前显得尤其难以忍受。
大革命的过程是血腥的,一次又一次的起义伴随着一批又一批人的牺牲流血,作家文人在其中充当着“煽动者”的角色,他们实际上不了解治国理*的具体知识,大多数是从卢梭的书中拿走一些抽象的概念再加上浪漫主义色彩进行宣传,他们的治国逻辑大多为第一步打倒国王,第二步建立新制度,可是如何建立怎样建立大多数是根据个人见解和个人经历决定的。也因为民众素质较低,也容易被鼓动煽动最后起义革命。文人反对宗教的原因有,教会用治理教会的各项原则来阻挡作家们欲在世俗*府中树立的原则,以及将他们的书判为禁书,并且教会将*治权力神圣化来掩饰它的罪恶。
再谈国民素质低,表现在法国民众不遵守法律,或者说他们对此不在乎,连*府对于民众的管理也大多是暴力和专制,也不顾忌法律,法律的“合法性”在民众心中已经降低到可有可无的地位了,所以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杀人,轻易地将人送上断头台也有源可溯;其次是*府或者是贵族对穷人的闯祸显得很宽容,不遵守法律有时候是不会被处罚的,惯坏了流氓无产阶级。
05结论讨论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与自由是矛盾的,不可兼有的,二者存在对立。可以试想如果平等的地位高于自由,使得利益平均化,就一定会有人的利益受损;当自由的地位高于平等,在经济上贫富差距会增加社会冲突。他也认为在民主社会下很可能会出现“大多数人的专制”,这将使少数人丧失自由,迫使他们诉诸武力。18世纪后期的法国要求平等多于自由,思想家几乎无不推崇专制王权的中华帝国,他们只要求改革,要求地位平等,对自由的要求很低。大革命建立了人人平等的新社会,也建立了自由的*治制度,但人们很快忘记了“自由”,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自由平等的意义,也许只是想改变现状,换个“主子”,在第二帝国建立后更加明显。
国王应该想到,当贵族与农民更加亲近时也许会有利于君主制的延续,比如当时的旺代,除了当地的农民对宗教的信仰,他们也更相信管理他们的贵族,唯有这些拒绝到巴黎向国王尽义务的贵族最后拿起武器捍卫了法国的君主制,并为之战斗捐躯。国王与人民之间没有中间层,国王与代理人不断挤压个体空间,农民从愚民顺民变为暴民,他们想要推翻一切重塑社会。
法国人民一直在试错,他们知道目前的状况不合心意要求改变,但每个人心中又有自己的国家构想,不同的阶级又是站在维护自己最大利益的一方进行革命起义,法国革命是血腥的,断头台是它的产物。但同时他所倡导的革命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被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鼓舞着当地人民对封建专制君主制度进行改革,其影响深远,应该被历史铭记。
著作相对于教科书最大的区别则是著作更加强调作者的解释过程和理论架构体系,对于思维的训练和思路的清晰描述较于直接罗列答案和结果更加重要。托克维尔的写作也是如此,大多数时候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就算是在前言提出希望阐明的问题的答案也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整理,尤其是作者本书更像是散文集,一气呵成式的读法会更有利于文章结构的梳理和读后感的写作。只有在本书的结尾第八章进行了总结,总结出来的要点的分析藏在了书中的每一节中。
END
本期作者: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读书会学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文编辑:社会班胡晴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