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網絡
《說文解字》:「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殯,意即停柩待葬也。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壽終正寢」的觀念,先人在家安然去世才算有福氣,喪家大多光顧長生店。香港華人按照傳統在家辦理喪事,將靈柩停放屋內。喪禮完畢後,仵工抬出靈柩運往墳場下葬,此過程稱為「出殯」。香港開埠初期,來港人士多是單身男性,只為尋找工作機會。假如他們客死異鄉,根本負擔不起在家治喪的費用,甚或業主不欲有人死於自己的單位內,臨終前把他們送到義祠或遺棄街上,由慈善團體「施棺代葬」。
在傳統中國鄉村社會,鄉人的喪葬活動,都會由同村社群互相幫助下完成。都市社會由於人口流動性較大,居民之間關係相對並不密切,一般購買棺木及相關事宜,通常由長生店代辦。
長生店的出現
香港市區長生店起源於何時?港島區長生店的歷史,相信可追溯到開埠初期的太平山區,墳墓街(普仁街)、太平山街毗連的荷李活道一帶。年5月《遐邇貫珍》內刊有題為〈鳥巢論〉的一篇報道,謂「裙帶路」(大約即維多利亞城的範圍)共有兩間仵作館。年5月*府在憲報上重申命令,規定發放華人葬禮的承辦人(undertaker)的執牌時,必須遵守將棺木埋入地下六英呎的規定,顯見當時的長生店已有一定數量。至年12月,本港共有五十五個持牌的喪葬承辦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的長生店,多由祖籍廣東東莞人士開設。長生店以魯班為行業神。凡遇魯班先師誕,各木工泥水等行業工人均休假一天,由東家備筵款待,長生店亦不例外。當時民間認為小童吃掉剩餘飯菜,可以長生福壽。故是日迷信者毫無忌諱,在長生店前排隊取飯。長生店規模大小不一,既有資本超過一萬元者,亦有店中存貨價值低於二百元者。當時長生店經營的業務廣泛,除出售棺木,亦為有需要者僱用道士、尼姑、樂師、仵作、執骨等喪葬業者,蓋因在傳統華南的文化觀念中,直接處理屍體者向來被視為邊緣群體(即受死亡污染的人),一般民眾均不樂意跟他們接觸,長生店便成為聘用這些邊緣群體的中間人。
部分長生店亦有兼賣壽衣,同時為死者家屬提供葬地介紹服務。壽衣店也會為喪家提供禮儀諮詢,以及撰寫輓聯、訃聞、通告等服務。年5月本港法庭審理一宗有關偽冒葬紙案件:跑馬地天主教墳場的管理人馬利奧涉嫌藏有偽造葬紙三張,其妻馬加烈則被控教唆及協助。廣壽長生店店主陳氏在庭上供稱謝姑娘(即次被告)於年間曾與他接洽,稱可提供非天主教教徒下葬於天主教墳場的交易,但須交付款項,如有該項生意時,可與她接洽。陳氏謂淪陷時期此類生意約有六、七宗,重光後約有五至六宗。淪陷時期每宗約給軍票五百至一千元,戰後收費從八十元至一百二十元不等。
辛亥革命後,內地*局動盪,九龍地區人口大幅增長,令九龍區的長生店數量增加起來。當時長生店大多集中於港島上環、灣仔與九龍油麻地。據年《香港華字日報》所記,油麻地共有長生店十二間—─當時長生店大多與民居混雜。年12月1日,油麻地窩打老道十三號五福長生壽衣店發生火災。該店租用一棟四層高樓宇的地下營業,樓上均為住戶。下午六時三十分店內棺木無故起火,消防員到場搶救。幸該樓宇為石屎建築,未有波及樓上住戶。
50年代末期的九龍殯儀館
網絡
東華醫院與長生店的合作關係
戰前長生店與東華醫院的殯葬服務有關係密切。其一為長生店為東華醫院提供棺木與運送服務。約在二十世紀初,長生店已負責為東華義莊預備棺木,提供基本殯儀服務,同時也用租來的「蝦苟艇」(小型漁船)協助運送華人死者骸骨回鄉安葬。據東華醫院董事局會議紀錄(-)所載,當時公議東華的殮葬工費由福壽、仁壽、天壽號承辦,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輪值,每逢十日之日,則由各號酌量輪值。
大約於年代起,香港的長生店亦為東華醫院承辦贈予遠洋輪船的「金山棺」,用於停放死於船上的乘客遺骸,免遭船員遺棄海上。早期的金山棺部分用鐵製成,可供多次使用。後來則改用山樟木。長生店與東華醫院簽訂合約,須保證棺木的質量。如在年11月19日的會議,東華會董即議定與延壽號簽訂合同,要求該號每月交棺木二十副,每副餉腳九元二角。至年7月17日的會議,會董則批評「延壽號付來金山棺木尺寸不照合同辦理,公議交託分任總理細查,然後定奪」。
其二是醫院值日服務。早年貧民於東華醫院病逝無力殮葬,院方邀請各長生店輪流在院值日,由院方對棺木作出補貼,使長生店能以較低價錢為死者家屬提供殮葬服務。死者家人若自行殯殮者,可向值日長生店購棺。大約到了年代,東華醫院總理規定長生店須簽善款一百元,方得在醫院值日。年香港和九龍的值日長生店共五十一家。至年6月,東華醫院主席周兆五認為值日長生店制度流弊叢生,出現土工勒索利是、盜去死者財物、長生店伴隨意出入病房擾亂秩序等問題,故此改訂規章,規定值日長生店每號須繳保證金二百元存院作為抵押,若發現該號出現舞弊情況,即停止該號值日並充公保金。值日長生店對新此大感不滿,聯名繕函呈請周氏收回成命,謂近日本港工商交困,長生店生意微薄,實難繳出二百元為保證金。
殯儀館的誕生
殯儀館是戰前本地的一個新興行業。香港首間殯儀館應為香港殯儀館。該館大概於年代由一位外籍人士創辦。早期館址位於今灣仔修頓球場旁,後遷往灣仔道與德仁街交界(即現今集成中心旁的籃球場)。袁伍鳳女士謂早期香港殯儀館用簡陋的竹棚搭成,一般死者會被送到館內收殮,停柩三至五日後舉殯。大約在二戰後,殯儀館已遷入大廈內經營。曾於香港殯儀館工作多年的崔耀先生謂早期香港殯儀館的管理者是一位名為鍾詩夫人(Mrs.BrownJones)的英國人。她的丈夫曾負責處理英皇喬治五世喪事,她本人則擅長為亡者化妝。因灣仔附近有石礦場,殯儀館的墓碑都在該廠訂造,故殯儀館設於灣仔。
年香港殯儀館設計圖
網絡
早期香港的殯儀館沒有冷藏設備,大多數屍體也不會作防腐處理,衞生環境極不理想。與上海相比,香港的殯儀館相對規模狹小。就筆者所見,年代末香港最少有五間殯儀館,即摩禮信殯儀館、香港殯儀館、福祿壽殯儀館、晏打臣中西喪事辦事所(加路連道二號)及磅郎尊士殯儀公司(摩利臣山道四十五號),均位於灣仔和銅鑼灣一帶,九龍則似乎沒有殯儀館。與內地其他大城市(如上海)相比,香港的殯儀館數目明顯較少,故逸廬主人在《香港九龍便覽》曾謂:「香港殯儀館甚少。」
由於當時風氣的關係,一般只有西人及少數旅港華人(通常他們的住宅並非自置居所)的葬禮才在殯儀館舉行。如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於年3月客死香江,便是於灣仔摩利臣山道的福祿壽殯儀館入殮。當時在殯儀館舉行的喪禮,大多已採用中西合璧的禮儀。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蔡公遺體七日下午入殮時,因福祿壽殯儀館地位仄小,故佈置簡單,禮堂內供蔡公遺像,四周堆置各界致贈之花圈,四壁滿懸輓聯。遺體穿藍袍黑掛禮服,均以國產綢緞特製,頭戴呢帽。三時入殮,由蔡元培的兒子扶入棺內,上覆綉被,首部外露,上蓋玻璃」,「蔡氏親屬等約三百人,均恭立於禮堂內,依次列隊至靈前行禮,並瞻仰遺容而退」。出殯當日送葬隊伍達五千人,全港學校商店都下半旗誌哀。靈車進入南華會體育場舉行公祭,參加公祭的學校及社團達一萬多人。隨後靈柩被送東華義莊暫存,同年因戰亂關係,安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近年有人建議把蔡氏遺骸歸葬北京大學,但最終未能成事。
北大校園裏的蔡元培銅像
橙新聞
本文節選並改編自《葬之以禮――香港殯儀文化初探》。
《葬之以禮――香港殯儀文化初探》
作者:周子峰
出版社:香港中華
出版日期:年11月
購買途徑
「中商進口商城」小程序,點擊上方圖書封面可進入購買鏈接。
「一本」官方網站,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