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责编说书没有流量和平台加持,原创图书
TUhjnbcbe - 2021/7/3 22:47:00

昨天推送过“(没打开市场的)原创小说和它们的责编”这篇文章之后,读品的文艺社科群内衍生了一场关于“如何打开原创品牌营销局面”的讨论,主要内容来自我们的群宠五山老师,其他群友亦有贡献,因为干货不少,读品厚着脸皮要来了授权,将重点发言整理出来,形成了这篇文章,希望可以与编辑同仁们进一步讨论和实践。

文中包含以下内容:

1.编辑如何自己加力,打开局面;

2.一种成功运营图书品牌的路径参考;

3.编辑如何打入特定的圈子;

4.品牌创立初期如何选择作者和作品最保险;

—以下正文—

当一个编辑对自己策划(或责编)的原创图书(品牌)感到力不从心时,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换一个有力平台,另一种就是自己加力。后面的讨论主要就第二种解决办法展开,即如何自己加力。

首要任务是“进圈”,做某个类型的原创图书,就进某个类型的圈,进圈的目的在于混圈,从一个观察者变成一个参与者。

其实任何圈子都不大,但是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黏性和消费爱好(by钱师傅)。我分析过一些主做原创书的品牌的全品种,发现他们的作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换句话说,有些书稿应该是以前的作者推荐过来的,这些作者就在一个圈子里,比如早期的理想国选题就非常典型。

因为理想国做了一本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其他出版方不敢做的书,这种行为获得了这个作者的“忠诚”,并且引发了他持续的作者推荐。如果细看理想国早期的产品,仔细分析,就能看出背后的几个核心作者谁是谁的朋友,谁由谁推荐。

另一个例子是汉唐阳光,它旗下的许多作者都是人大毕业的学生,背后是一个人际关系网,也就是一个作者库。这样的人际关系将这些作者和这些书捆在一起,互推不再是困难。

但是这里可能会有一个误解,是不是认识某个圈子里的人,处在这个圈子里就行了,其实不然,只认识没有用,得融进去。

有的编辑可能会说,我不能混圈,我有心理障碍。但实际上没有人是不能混圈的,在这个人人自称是社恐的年代,其实极少有人是真的社恐。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圈子。

比如说我想做好原创的推理小说,但是我不想进入这个圈子,那可能说明对原创推理的热爱还不够。

真正热爱一个东西,人是不会有社交障碍的,人是天生的社交动物。热爱不够可能是方向错了,也可能是太累了,爱不起来。如果只是一个人低调的喜欢,那可能算不上真的热爱,只能当做一种消遣。两者的区别在于,热爱是需要付出的。

在热爱的前提下,如何踏入进圈第一步?

首先,对这个自己要进的圈子所需的知识要有扎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混机车圈得懂机车,混电竞圈要懂电竞,不然……

在这个基础上,要想获得这个圈子里的信任,往往需要一些“非常之举”,就如我前文说的,别人不敢做的事,你做了,自然有人会对你产生印象,甚至是好感和信任。

那么一旦决定进入某个圈子,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下一步就是选什么人作为突破口。大佬当然好,但并不是谁都啃得动,另一种曲线救国办法就是找“名气不大,但是人缘够好的作者”,而不要一开始就选择“孤岛作者”。(这里为了保护群宠,省略了例子。)孤岛作者并不是不可以做,而是千万不能单单因为内容好,就认为可行。

大咖作者的新作如果拿不到版权,不妨看看他们的旧作再版,这或许还是不足以撼动大咖本身,但可能会给他留下一个印象,也有了被大咖推荐给朋友的可能。

很多时候大咖们是想不起来给自己的书再版的,比如《霓虹灯外》。但是再版对编辑的眼光是有要求的,并非什么书再版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作者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会带来的另外一个优势则是他们的读者群体也有极大的交集,编辑们不用再苦苦寻觅分散的读者,甚至可能会遇到读者见自发安利的盛况。

对于原创图书或品牌的编辑人员,放下心结,勇敢社交,就是一条给自己加力的捷径,毕竟有真爱的社交不费力,一旦起步,人脉很快就可以发展起来。

归根结底,流量不足,平台不给力,是可以用人脉来弥补的。

—完—

责编说书往期栏目

责编说书

《公正何以难行》一书的亮点在于启发性

责编说书

在日本受追捧的书,怎么到中国就水土不服了?

责编说书

(没打开市场的)原创小说和它们的责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责编说书没有流量和平台加持,原创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