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6月书籍滚雪球优秀读后感系
TUhjnbcbe - 2021/8/7 5:40:00

读后感1——作者:郝天骄

本书由深受巴菲特赏识的艾丽斯?施罗德(AliceSchroeder)攥写,沃伦巴菲特是我们这个时代顶级的商业领袖和投资大师,本书是其生平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真实人生的神秘面纱。作者讲述了巴菲特近八十年人生中各类触动人心的时刻,分享了近六十年里巴菲特宝贵的商业和投资经验。其人生经验既提供了许多借鉴意义,也触发了一些思考。

一、巴菲特的生活模板

1.1工作习惯

巴菲特的一生几乎都在奥马哈度过,每个工作日他都会从居住了40多年的住所驱车前往办公室,在8:30之前到达,这个作息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规律。稳定的时间规律给他带来了最少的生理损耗和最大的思考效率。一天工作的起始是大量的信息输入,从新闻到经济金融分析报告,到伯克希尔下属公司的内部资料,再到所投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持续到晚上下班。

重点:规律且自律的作息;大量的信息输入。

1.2待客之道

从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到巴菲特的待客之道。在巴菲特阅读、研究和会议的间隙,他的办公电话会经常响起,如果来电者是第一次通话,会非常惊讶,接听者竟是巴菲特本人。这是因为巴菲特不想把判断对方意图的机会交给别人,从员工的口中了解被加工过的信息,而更想要亲自从来电者的语气、态度、用词、对问题的理解上等方面看到对方的需求和可合作的价值。他认为,把与人沟通的机会全部交给下属,自己会失去对人的敏感性,他把每一次通话都当成观察和学习的机会。如果有重要的人来访,巴菲特会亲自驱车到机场迎接来宾,对方往往会被这种真诚的姿态打动,拜访的整个过程,巴菲特都亲历亲为,并且毫不吝惜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除了工作和演讲,日常工作和待客占用了他全部工作的80%,四十年如一日。

重点:不把判断对方意图的机会交给别人;保持对人的敏感性;重视亲历亲为待客的价值。

1.3独善其身

巴菲特很少应酬,大多数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和家人分享。会选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来放松大脑,例如桥牌游戏(12h/周),甚至会和牌友讨论得失。每日进行晚间电话会议,交流和复盘一整天的工作。身家数亿的巴菲特,生活模式简单而普通,与他在商场上的大开大合不同,看起来重复且单调,但却是他自我沉淀的时空和汲取能量的源泉。从这里可以看出简约生活的力量。越简约,越有饱满的东西在里面。世界从来辩证,丰腴的东西必定空,而清瘦的生活,便有了内在的风骨。商业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种稳定清简生活结出的硕果。想要卓尔不群,巴菲特貌似枯燥的生活反而可能是最易习得的人生借鉴。

重点:重视稳定的家庭生活;简约而稳定的个人作息;给自己沉淀和思考的时间。

二、耳熟能详的“长坡厚雪”和绕不开的人性陷阱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他用滚雪球比喻通过复利的长期作用实现巨大财富的积累,雪很湿,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坡很长,比喻复利增值的时间很长。如果想在市场中进行财富滚雪球,那么所投资的标的,必须也具备长坡和厚雪。此外,巴菲特也留下无数名言供粉丝们参考,例如,“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诸多名言中,不乏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例如“我们做的是长期投资,短期一两年的市场走势是可能背离价值的”。

这无可厚非,一个人在不同时空下,会有不同的结论,拉长到整个人生的维度,很有可能全部正确却又有些相左。但最重要的是,当巴菲特走到这样的高度,拥趸者们总会从他的话语中找出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无论成败,都会被归结到巴菲特身上。然而,事实上,他们只是在践行自己的方法和逻辑,只不过借巴菲特说过的话表达出来罢了。迈克尔.刘易斯在《大空头》中说过,人们总希望有权威来告诉他们如何选择价值,但他们这样选只是因为这些人看起来很权威,说的是他们想听的话而已。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体,理性主义者们经常高估自己客观的程度,低估非理性的权重。真实情况是,非理性状态会操纵理性的论证,无论看空还是看多,都有一套理性解释。然而,非理性状态下的理性论证大概率不可靠。这种前后不一致的、非理性的人性,可以通过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构造的价值函数曲线来理解。价值函数曲线描述了人们对于收益的非线性反应:在盈利的时候,函数体现的风险偏好是厌恶风险;但在亏损的时候,就会转为偏好风险。简言之,人在赚钱和亏钱的时候风险偏好不一致。

当厌恶亏损的非理性动机开始起作用时,风险控制开始登场来对抗人性的本能。良好的风控,首先就是要重视疼痛感,即便有时不易察觉。市场会像某些自然界捕食者一样,在咬住猎物的一瞬间释放大量*素来麻痹其神经,所以经常看到有的投资者一旦被套牢,可能会满仓不动,甚至补仓,美其名曰“摊薄成本”,其实是在不断放大风险敞口。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疼痛感是生物的自我保护功能,用来及时止损,利于生存,恐龙的痛觉神经非常迟钝,如果它的尾巴受伤,恐龙5-10分钟后才能收到痛感信号,这样的基因即使没有自然灾害,也终会由于止损已晚而被淘汰。武侠小说中常有一个桥段,当某位大侠练功走火入魔,会通过咬破自己的舌尖来获取一丝清明,风险控制也应该重视疼痛感,把握住一丝理性。

风险控制的核心是在理性状态下制定的一系列严格的规则,这样即使在非理性状态,只要严格执行,也有转圜的生机。古希腊神话里,有海妖塞壬三姐妹,通过蛊惑人心的歌声把过往的船只引向岛屿,撞上礁石船毁人亡。水手奥德修斯为了应对塞壬姐妹,采取了谨慎的防备措施。船只尚未听到歌声,奥德修斯就令人把他拴在桅杆上,并吩咐手下用蜡把耳朵塞住。他还告诫水手们通过那片海域时不要理会他的命令和手势。不久死亡岛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奥德修斯听到了令人神往的歌声。他绝望地挣扎着并命令随从驶向美艳动人的海妖姐妹,但没人理会。海员们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再也听不到歌声。这时船员们才给奥德修斯松绑,取出耳朵中的蜡。塞壬海妖三姐妹中的一员深爱奥德修斯。当他的船只走过后,她就投海自尽了。

塞壬的妖歌在资本市场里也时时环绕,正视疼痛感,严格执行风控规则,才能安全驶出死亡岛屿。

读后感2——作者:刘昊昱

股神巴菲特“常胜将*”、“世界首富”、“美国股神”的光环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他不拘泥于理论,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建立了自己的投资理论和原则,以企业的真正价值作为选择投资对象的标准,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几十年来,无论经济繁荣与否,巴菲特持有的股票总体表现是出色的,巴菲特以其稳健的投资风格,成为全球投资者竞相仿效的楷模。

巴菲特没有秘密,这就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因为他把投资方法是公开的,就连他的投资标的也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现在的第一重仓股是苹果,所以他没有投资秘密。而这给人感觉好像他的成功很简单,很多人都想复制巴菲特的投资做法,但是要学习他却很不容易,成功的人似乎不太多。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按照美国证监会要求,管理股票资产超过1亿美金的机构,像伯克希尔哈萨维这样的公司,每45天都需要披露一次仓位。这些公司,都只在规定的45天里的最后几天发布,没有人愿意那么早就把所有仓位都告诉你。你知道仓位,但你根本不知道他在什么时间买的,中间有没有波段操作过。

第二,如果你只是跟随巴菲特买入那些他早就建仓在底部的股票,你买入这些股票相当于帮助巴菲特赚钱而不是跟随巴菲特赚钱,你在帮助底部建仓的巴菲特拉高股价,你在让巴菲特高位出货。只有和巴菲特差不多的成本买入一样的股票,并且和巴菲特同一时间卖出这才有意义。

第三,巴菲特旗下经营着大量的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多浮存金,这笔钱中的绝大部分被巴菲特用来炒股,浮存金和普通杠杆不一样,借钱炒股不但不用付利息,别人还要给你利息。巴菲特不断用浮存金买有大量浮存金和高分红的公司,然后用这些新增浮存金和分红又去买更多这样的公司,于是财富的车轮滚滚向前,雪球越滚越大。

第四,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他说,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但是有一个问题,巴菲特“左侧买入”越跌越买,有钱补仓,直到摊低成本,而普通人却有可能经不起“浮亏”而选择割肉,他可以持有十年不动,而普通人却很难忍得住。

第五,由于提供的信息只是股票的仓位,不包括大宗商品,债券和衍生品等其他金融产品,所以如果他买金矿企业股票,卖金子期货,上涨下跌都不怕,只赚企业成长的钱。而普通人就只能看到他买了股票。如果只能跟着买股票,会无形中放大自己的风险,而巴菲特其实是有对冲操作的。

谁的投资理念都可以学习和借鉴,但谁的成功模式都无法复制。巴菲特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同时每个个体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认识自己、学会总结,才是成功的有效途径。成功真的需要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独立思考,没有天才,只有肯于吃苦付出的人。

坚定的目标

巴菲特十岁时坐在朋友家门廊的台阶上宣称:我在35岁之前要成为百万富翁。一个孩子在大萧条的年说出这种话,让人听上近乎是在犯傻。而他不仅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并且还已经判断出:如果一开始挣到的钱越多,资金复利增长的时间越长,他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复利法则在巴菲特看来就像滚雪球,“你要找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巴菲特在10岁就想明白了为什么要赚钱,也弄明白了财富增长的原理——复利法则。此后,他创造了世界投资史上的奇迹,也划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生复利曲线。“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让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巨大信息优势

巴菲特说,不同的人理解不同行业,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你自己理解哪些行业,以及什么时候你的投资决策正好在你的能力圈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重要的不是能力圈有多大,而是待在能力圈的范围之内。如果主板中有几千家公司,你的能力圈只涵盖其中的30家,你需要清楚是哪30家并且对这30家公司特别了解。巴菲特年轻的时候,为了熟悉各行各业的公司,运用所谓的“四处打听”的方法——调研,他和公司的客户聊,和公司的前员工聊,有的时候还和供应商聊,只要能对了解公司有帮助的人,都找他们聊。把得到的信息拼凑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把这个行业弄明白。

巴菲特能够长期持股,做价值投资,是因为巴菲特对上市公司的研究非常深入,他年轻时就有创业的经验,每日坚持读书、读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6月书籍滚雪球优秀读后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