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线上书店不打折,能把书卖出去吗
TUhjnbcbe - 2021/12/23 17:47:00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032498.html

商业的本质是“解决用户痛点”,在当下“痛点”已经被大家当成段子在说。但是,对于出版圈而言,这么多年来,“读者有痛点”这道题,似乎超纲了。少有人去做的结果,就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介入“教”读者如何读书,但是很多读者并不买这类产品的账,还是“贼心不死”地想要自己读书。

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的痛点在于“没有时间”和“没有好书”,读者需要一种外力来帮助他们把花在娱乐上的时间抽出来一部分,给到阅读。而从运营者的角度看,在图书销售行业低利润的大环境下,原价售书是给从业者以尊严的唯一办法。那么,怎么做才能既满足读者的需求,又给从业者以尊严?

1

不差钱,差时间

讨论线上平台和线下书店购书的时候,价格差异是绕不过去的一环,哪怕线下书店提供了让人舒适的阅读空间和书香氛围,依然无法阻止读者上一秒拍书扫码,下一秒线上下单。常常有人假设如果线下可以做到和线上一样的价格,读者就会在线下书店买书了,但仔细想想这一假设放在当下未必成立。因为在线下书店买书这件事,不只关乎钱,也关乎我们的生活习惯。

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主流生活方式,很多人去线下书店并非为了买书,而是为了拍照打卡。对于那些真正需要书的人来说,专程去书店买书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远远多过打开一个网页,因此去书店消费的障碍不只体现在书的价格上,也体现在时间成本上。换言之,忙碌的生活让大家越来越依赖送到眼前的方便了,图书价格只是原因之一,时间作为隐形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买书如此,读书亦然。我发现很多人在花钱买书上面非常舍得,几百块的书说买就买,大套系说搬就搬,但是真论及实实在在读完一本书,就有了支支吾吾找理由的画面,“没时间”三个字几乎排在首位。可见限制住读者阅读行为的也不完全是钱,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花钱远比花时间容易。当然,这个结论仅基于我对自己身边读者群体的有限观察,并无精确的数据支持,仅代表一部分现象,不能视为读者群体的全貌。

如果我们追问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会发现“没时间读书”是一个伪命题。我们花在社交软件、视频网站和电商平台上的时间足够我们看完很多书。手机吃掉了我们的时间,这一点很多读者自己也是非常清楚的,他们甚至承认自己需要一种外力,能帮助他们把花在娱乐上的时间抽出来一部分,给到阅读。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2

既满足读者,又拉动销售

抽时间阅读,让一个人养成阅读习惯,真的这么难吗?如果自己不想读书的话,这件事确实难如登天;但如果自己想读,这件事就没那么难了,需要的往往只是一点兴趣,一点氛围,一点压力和一个契机。基于“不差钱,差时间”这个前提,年初我在猫头鹰书店做了一个尝试。

我选择了一些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书,比如育儿、理财;还有一些自己想读但根本读不下去的书,比如哲学、英文原版书、大部头名著来吸引大家一起阅读,这些书往往可以满足大家的兴趣点和挑战欲。选好书后,我们会开设为期两周的共读社群,参与者需要打卡,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负责引导主题讨论或组织分享,把群内的阅读氛围拉满。

共读群交流记录

一个人看书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可能就跳过去或者卡壳了,但是在共读群,自己不懂的地方其他书友往往可以做出解答,可以丰富阅读体验。每一期共读结束还会产生一个延伸书单,供大家进行更深层次的主题阅读。条件允许我们还会邀请责编或作者到群和读者分享,这是读者非常喜欢的环节,大家往往会因此对一本书更加印象深刻。

常设的打卡要求和乐于积极打卡的读者,会让大家感受到“同伴压力”,即便想偷懒,也会争取跟上节奏,线上打破了空间的壁垒,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读书,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因为每本书只有一次共读机会,下个月就换别的书了,错过不再来,这让很多自称患有“拖延癌”的读者开始克服拖延,一举拿下自己想读而读不进去的书。至此,兴趣、氛围、压力和契机都有了。

共读群交流记录

这样的活动效果如何呢?过去6个月,我们用每个月的前两周按计划读完了6本书,每个月一本,分别是河合隼雄的《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海莲娜·汉芙的《84,CharingCrossRoad》;凯特·柯克帕特里克的《成为波伏瓦》;多莱尔夫妇的《多莱尔的希腊神话书》。7月,我们开始阅读玛丽·阿拉纳的作品《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

截止到6月,已经有多人参加过猫头鹰书店的共读,累计售出了余本书,平均下来每次参与共读的参与者不少于人。很多读者参与一次之后,就开始一期不落地跟着读书。

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都明白了,我们提供的不只是书本身,还有阅读相关的服务,这是无法简单用钱来衡量的部分。只有在猫头鹰书店买书才可以参与共读,而且共读的所有书目都是按照图书定价销售的,有趣的地方也在这里,不参与共读的常规图书,即便有折扣,销量反馈也往往不如这些共读书目。可见“读完一本书”带给读者的诱惑力一点也不比打折少。参与过共读的很多书友都觉得这钱花得值得,能够真正读完一本书并有所得,这给予我们的成就感,是低价买书回来放任吃灰无法获得的。

我们用精心设计的共读活动把“不差钱,差时间”这个读者们的老大难问题化解掉了。

3

读者的痛点,渠道的尊严

很多年前我在广告公司实习,接触过一些品牌,会上大家最常说的一句话叫“解决用户痛点”,在当下“痛点”已经被大家当成段子在说。但是我进了出版行业后发现,这里极少有人有这种思维,“读者有痛点”这道题对于出版圈而言,超纲了。光是让读者买书我们就已经用尽全力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力气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呢?

实际上,出版方也没有义务这么做,因为他们的职责是出版优质图书,至于读者能否读完一本书,能否养成阅读习惯,其实是读者自己的课题。而往市场下游看,不管线上平台还是线下书店,本质上都是销售渠道,对于渠道来说卖书才是首位,敦促读者读书也不是渠道的义务。

大家都不去做,刚需又摆在那里,于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介入了,大家开始“教”读者如何读书,借助各种音视频课程、直播和付费精读社群来解决用户痛点,同时实现赢收。但这件事不像我们看上去那么天衣无缝,换言之,这种满足痛点的做法依然有新的痛点。很多读者并不买这类产品的账,认为这种“二手知识”并不是真的知识,他们还是“贼心不死”地想要自己读书。

从读者的角度看,阅读要么被神化,要么被边缘化,但是很少被生活化。很多人几乎是离开校园就不读书了,书在大家的潜意识里还是和学业成绩挂钩的东西,不是休闲和娱乐选项,不是构成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在这种认知下,很多与读书有关的产品或文案也都是用一种贩卖焦虑的感觉在推广,这更加深了大家对读书的印象,即读书等同于“刻苦学习”。

我们离开了学校,却还是在为了某种外在的东西而读书,比如“超越别人”或者“不被别人超越”,而不是我们内在的精神需求。但在猫头鹰书店,我们不是这样理解读书的,读书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个契机。心怀焦虑去做一件事和心怀喜悦去做一件事,得到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收获也不同。

参与共读的很多读者也有类似的体验,大家有的已经不读书多年,有的碍于没时间迟迟不能去读,有的感觉自己一个人读不懂,有的则觉得生活里没有阅读的氛围,总之各式各样的原因导向了大家未能真正开始阅读这一结果。而这些原因得以在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并且读完的过程中被一个个地划掉,大家开始发现,读书非但不难,还很有意思,为了兴趣而读书和为了学业、工作的功利阅读是不一样的。

从运营者的角度看,在图书销售行业低利润的大环境下,原价售书是给从业者以尊严的唯一办法。在平时与一些编辑的沟通中,我发现很多从业者都不赞同图书走低价战,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因为猫头鹰书店设置在线上,我们不具备销售饮品来提高利润的条件,所以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法,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保住一条盈利路径。这其实是一个很笨的方法,还是基于付出时间和劳动在产生利润,而不是别的。选择共读书目、筹备相关的招募文案、撰写复盘的推广、一次次地呼吁大家参与、社群的构建和维护,这些付出是“原价售书”噱头背后不被看到的,因此这样的案例到底具有多少参考价值,能否被复制,我也不知道。

撰写此文,只是希望这个小小的案例可以给出版同行们一个交流的机会,让大家看到在铺天盖地低价打折的市场之外,有很小的力量在与之抗衡,基于此,一起探讨行业尊严的另一种可能。

猫头鹰书店

作者简介:森林里的怪阿姨,8年编辑出版从业经历,读品研习社猫头鹰书店主理人,一个一直在学习阅读的阅读者。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线上书店不打折,能把书卖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