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知识啦快速了解科技图书的出版流程
TUhjnbcbe - 2022/4/11 21:29:00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pf.39.net/bdfyy/

科技图书出版流程

科技图书要经过选题策划、组稿、中耕、审稿、校对、印制等若干环节,从作者撰稿到印制出版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在书稿交付出版社定稿后,也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一般至少需要3~4个月才能出版,重点图书时间要更长些。

1.1选题策划、组稿

(1)选题策划。根据专业技术发展和读者需求,制订选题计划,办理选题申报手续,阐明选题背景、意义,拟定选题主要内容和编写人员。

(2)签订图书出版合同。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在其中明确作品名称、著作权人署名方式、著作方式、交稿时间、出版时间、出版经费、稿费、成品装帧样式等事宜。

(3)组稿。组织作者撰稿,确定读者对象,写出内容提要,提出详细的编写提纲和样章。

1.2中耕

(1)讨论提纲。编辑积极与作者沟通,和作者共同讨论提纲,理顺编写思路。通过样章审读,对稿件进行宏观上和方向性的把控,使得稿件编撰过程少走弯路。

(2)编写初稿。写作提纲确定后,作者明确写作分工,经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进行初稿撰写。编辑及时解决作者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初稿进行审读,提出修改

意见。

(3)修改定稿。根据修改意见,作者对初稿进一步修改,修改完成后向出版社交付定稿。所交定稿包括纸质稿和电子文档,两者应完全一致。纸质稿供编辑进行加工和审读,电子文档供审稿和后期排版所用。书稿定稿要求做到“齐、清、定”,即书稿要素齐全、结构完整,图表公式清晰可辨,书稿主要内容已基本确定。

1.3出版社工作流程

作者将定稿交付出版社之后,就进入了出版社流程。该流程包括编辑初审、复审和终审,定稿发稿,设计排版,审读清样,校对,质检,印制,发行等环节。

1.3.1签订出版合同

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在其中明确作品名称、著作权人署名方式、著作方式、交稿时间、出版时间、出版经费、稿费、成品书装帧样式等事宜。

(1)著作方式。作者著作方式包括著、编著、编、主编、改编、译、编译、绘、摄、书等。

1)著:用于创作性文字,即根据自己的见解撰写的著作。

2)编著:用于除有自己撰写的文字外,另有整理他人著作的材料。

3)编:用于将零散资料或单篇著作汇编成册。

4)主编:用于作品汇编或编著工作的主持人、统稿人。

5)改编:用于根据某种著作的材料,将其体裁或内容予以改写。

6)译:用于将外文书翻译成中文或将中文书译成外文。

7)编译:用于根据某种外文著作的材料,将其内容予以翻译并加以改写。

8)绘:用于以图画为主的著作。

9)摄:用于摄影等作品。

10)书:用于书法等作品。

科技著作常用的著作方式通常为著、编著、编、主编、译、编译。其中: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著的独创性高,产生的是的原创作品;编的独创性相对较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编著的独创性介于二者之间(编译类似于编著)。一部著作可以有少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如果作者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他人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分,在取得原作者授权的前提下,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或编。

(2)作品署名方式。作者在封面上的署名一般不超过3或4人。作者为多人时,封面上可署“等著”或主编、副主编姓名。其他作者姓名可在扉页、编写人员名单页或者前言中列出。

1.3.2审稿

审稿是书稿出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体现出版社编辑价值的重要环节。审稿的目的主要是从出版专业角度,对书稿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对书稿的体例格式、常用术语、图表公式、标点符号、量和单位、参考文献以及书稿文字阐述等方面按照出版行业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从而确保书稿的科学性、正确性和规范性。

书稿交付出版社之后,专业编辑要对书稿进行三次审读(“三审”),即编辑初审、复审和终审。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要请社外专家进行加审。

“三审”是指责任编辑或加工编辑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初审),编辑室主任(副主任)或由出版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复审(二审),社长或总编辑或社领导委托的编审、副编审进行终审(三审)。

“三审”完成后,负责三审的编辑要写出审读报告,明确审稿意见。对于图书出版而言,“三审”制可以实现对书稿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可以避免由于上一环节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漏造成的失误,有助于保证书稿质量。

书稿经过编辑“三审”后要达到以下标准:

(1)书稿内容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条规定;不属于《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规定的选题。

(2)内容符合民族、宗教、*治、保密等相关*策规定。

(3)书稿中不存在侵害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

(4)书稿符合选题立项时确定的编写提纲及组稿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的详细编写要求。

(5)书稿在技术规范方面体现了现行标准和现行规定。

(6)书稿内容在取材、论述详略和论述深度等方面,是从既定的读者对象出发。

(7)书稿中的地图已按照要求送审。

(8)书稿结构、层次合理,条理清晰。

(9)书稿文字质量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名词术语、物理量符号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

(10)书稿中插图、表格符合出版要求。

(11)作者署名符合有关规定和图书出版合同的约定。

(12)参考文献没有缺漏。

“三审”结束后,责任编辑将审读意见反馈给作者,对书稿中“三审”时发现的问题,与作者沟通解决。

1.3.3发稿

书稿问题解决后,责任编辑整理书稿档案,办理发稿手续,并将完整的纸质稿件交排版部门进行正文设计、排版,美编同步对书稿进行封面设计。

1.3.4作者审读清样

书稿排版后,打印两份纸样,一份作为一校样送社内专职校对人员对着原稿进行校对,另一份作为清样给作者进行审读。作者审读清样是为了检查编写时的疏漏,同时改正编辑加工或排版时因人为疏漏而出现的错误,进一步对书稿进行完善和修改,以确保书稿质量。因此,作者审读清样时必须详细、全面地审读全文,对正文设计、封面设计、编辑修改和排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审读清样的注意事项如下:

(1)检查书名、作者姓名、目录标题等是否有错。

(2)检查是否有错排或漏排的文字、图、表、公式,标题、图、表相应内容是否和文字相呼应,其序号是否准确、规范。

(3)核对书稿中图所放的位置是否准确,是否做到“先见文、后见图”。

(4)检查书稿中的专有名词、术语是否全书统一。

(5)作者重点审读书稿的专业内容,可改可不改的建议不作改动,修改时请用红色笔体直接在清样上进行修改,切记不要修改在原稿的电子版上。

(6)审读清样时,除特殊情况外,不建议作者对书稿进行大范围的修改。

(7)作者审读清样后,应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将修改后的清样寄回出版社。

1.3.5校对

出版社的校对包括一校、二校(计算机黑马校对)、三校和点校,重点是校异同和校正误。校异同是校核排版是否严格按照原稿进行排版;校正误是校核原稿在审读后遗漏的差错。

(1)一校、二校。校对人员对照原稿完成一校和二校,校对后形成一校样提交编辑,编辑与作者沟通解决一校样提出的问题,并将作者审读清样后反馈的修改意见誊写入一校样中。校对人员对一校样进行统稿,然后送排版修改。

(2)三校。排版输出二校样送校对人员进行第三次校对。校对人员继续校对原稿,并对一校样修改内容进行“点红”。责任编辑和作者对二校样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校对完成查稿和统稿后退回排版修改,并根据校样修改情况打印一份点校样。重点书在二校样的同时送社外专家全文审读。

(3)点校。针对二校样上的修改处进行校对,校对无误后送排版。

重点图书要将专家审读修改意见誊写入二校样中,并视情增加一个校次。

同时,校对人员完成封面、扉页的校对,并请作者对书稿编写人员名单进行最终确认,之后将书稿送总编室质检。

1.3.6质检

总编室对书稿的封面和正文进行质量检查(重点书将请社外专家进行部分审读和质量抽检)。质检合格后,通过ERP系统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署申请书号和CIP(图书在版编目),并制作版权页。书号和CIP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它相当于出版物的“身份证”,因此要求在出版物符合印制出版要求之后,才能申请。

重点图书通常要完成五次审稿、四至五次校对的工作,以确保图书的出版质量。

1.3.7印制

将书稿的封面、版权页和正文以输出软片或者输出电子文件方式交出版社装帧出版部门,经装帧出版部门检查后,送印刷厂印刷。印刷结束后,印刷厂装订一本该书的样书,送出版社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批量装订。

1.3.8出版发行

书稿印制完成后,办理成品书入库手续,并向上级主管单位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缴送样书。同时,出版社按出版合同中的约定,将样书寄送给作者,作者抽空对样书进行详细审读,对书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列出勘误表,以便该书重印或修订时改正。

新书面试后,为了在行业范围内对作者和图书进行广泛的宣传,出版社营销部门会根据图书特点,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知识啦快速了解科技图书的出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