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的家出版社、年出版图书约1.5万种,发展到年拥有余家出版社、出版图书近50万种、总印数92.4亿册、出版物销售总额亿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出版物品种日益丰富。
从“书荒”到“书海”,出版物市场的巨大变化,表明我国当下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出版产业体系。
出版业持续繁荣
目前,我国日报发行量、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印刷业整体规模世界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出版业的持续繁荣,体现在数据上便是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年至年图书总印数。
全国图书总印数从年的70.4亿册上涨至年的92.4亿册,复合增长率为3.46%,印刷总量仍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出版图书数逐年攀升,从年的30.2万种上升至年的49.99万种,复合增长率达7.47%,表明文化市场日渐繁荣,大众可选择的图书种类更加丰富。
年1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订货会组委会、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联合发布了《新书选题走势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年图书市场,经典作品仍盘踞销售榜单前列,这一方面说明读者更青睐经典作品,另一方面也说明年图书选题逐渐向广度和深度纵横拓展。
“改革开放40年,图书市场的繁荣是人们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体现。”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说,改革开放前,图书市场是十分匮乏的。现在,人们的选择性已大大增强,但我们的内容创造力仍不足,应该扩大视野,出品一些站在时代高点思考人类命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图书。
大众类图书头部效应明显
大众类图书面向所有类型的读者,通常以图书内容来进行分类,常见类别有经管、励志、艺术、少儿和传记等。伴随着文化消费升级以及新媒体的发展,图书市场呈现出明显向大众图书倾斜的趋势。数据显示,年,社科、文艺、少儿、生活等大众图书贡献了83.88%的增长,大众图书成为图书市场的重要支柱。
由于大众图书的种类非常多,读者可选择性较大,因此价格弹性大。
码洋在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以实体书店为统计口径,大众图书年~年各种类的码洋占比如下:文艺、少儿、社科和生活休闲类图书码洋占总码洋提升至61.4%。其中,少儿类图书增长速度较快,从年的15.1%上升至年的18.9%。
从年至年,少儿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和总印数不断攀升。虽然年少儿类图书的出版数量相比年有所下降,但有18种少儿图书当年累计印书超过万册,比年增加13种,表明家长们重视学前教育,少儿类市场增长迅速。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达亿元人民币,线上图书销售比上年增长27.4%,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增长来源于童书市场。
此外,在大众图书市场,“二八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即销量排名靠前的畅销书贡献了高比例的销售码洋。
开卷信息和观研天下的资料显示,自年起头部畅销书(Top0)的销售码洋和占比均呈上升趋势。销售码洋从年的26亿元上升至年的52亿元,年码洋比重上升至7.5%,出现向头部畅销书集中的趋势。与此同时,头部畅销书的销售册数从年的1.1亿册迅速增长至年的2.12亿册,增长幅度达92.73%。
此外,根据开卷信息对实体书店的监测数据显示,年排名前5%的图书品种为零售市场贡献64.43%的销售码洋,表明畅销书已经成为出版社的重要收入来源。
教辅教材占比逐渐下降
按图书类型划分,图书市场大致可以分为教育类图书、大众类图书和专业类图书。其中,教育类图书的主要产品是课本,读者主要是学生,其市场需求与学生人数密切相关。
从统计数据来看,教育出版是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支柱。课本出版种数占比为17.8%,但总印数和总印张占比超过30%,定价总金额占比为22.46%。其中,由于中小学课本内容统一性较高,印刷量很大,因此其占比远超种类繁多的大中专课本。
不过,受中小学在校生人数的持续减少、循环使用教材*策等因素影响,在出版业各项数据均取得正增长的背景下,课本出版的总印数、总印张和定价总金额占图书出版业的整体比重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多项数据可能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下跌的状况。
因此,对倚重教材教辅类图书收入的出版业公司来说,如何摆脱对教材教辅类图书的收入的依赖,已经是摆在面前的挑战。
“互联网+”出版的另一种可能
年,互联网思想巨匠凯文·凯利与耶鲁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陈志武先后登陆喜马拉雅FM。凯文·凯利曾在《必然》一书的结尾写过一句话,《必然》可能是他这辈子写的最后一本书了,之后他希望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在书之后应该是流动的知识、流动的世界。而进行在线直播,无疑是互联网时代一次新的出版尝试。当技术再次催生了新的学习体验,我们必须重新探讨内容出版传播服务的新可能。
阅读形式在社会范围内的巨变,就发生在最近的10年至15年之间。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帝预言纸质书将在五年内被电子书取代之后,电子书逐渐陷入疲软;相反,纸质书的回暖以及有声读物的崛起为社会阅读注入新活力。
俞敏洪曾说:“虽然只有纸质书才能体现书的本质,但作为一个阅读者,纸质书和数字化阅读两者都不能少。”这是数字技术时代下多数人的选择,也是阅读形式变迁中必然的选择。
中国学者原创性著作正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