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海外学成归来,回到北大,他的研究很接地
TUhjnbcbe - 2022/12/5 23:02:00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新大楼坐落于北大东门外,沈国锋的办公室便在这栋大楼内。约定采访的那一日,身着黑色休闲装的沈老师骑着自行车,穿过北京的晨雾而来。

“我办公室在四楼。”沈老师把车停好,熟练地领着我们一口气爬上了四楼。开门而见的是墙上一串字母气球连缀的“HappyBirthday”,和摆放在小桌上的一束鲜花。沈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学生们弄的。”

我们后来才知道,那天正是沈老师的生日,学生们早就向他透露会“有所行动”,但他其实和我们一样,直至推门那一刹才知悉这个惊喜。于是,与沈老师的交谈就在这温馨的画幕中开始。

向环境科学的潮流靠近

“从东门到西门的距离,就是理科到文科的差别。”

沈国锋在年考入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从此与环境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回顾作出抉择的时刻,沈国锋似乎并没有经过太多纠结。

如今,优质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心中强烈的愿景,环境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迅速提上国家日程。时代在悄然布局,而沈国锋就这样“一知半觉”地向涌动的潮流靠近了。

由于本科成绩突出,年沈国锋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他还记得自己来北京参加保送生面试时,从成府路东门走到未名湖,那种不同的文化氛围让他感触颇深:

当时我开玩笑,从东门到西门的距离就是理科到文科的差别。但是当你在校园里走一走,未名湖边、静园草坪、三角地等地方,你所感受到的沉淀确实是不一样的。

他称这是在图书馆、大讲堂、科研大家、教学名师等这些看得见的“资源”之外的,看不见的文化氛围。

怀着崇敬的心情,沈国锋进入了这所科学精神与诗意氛围并存的学府。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氛围,共同构建起了一位青年学子的自由探索空间。

燕园里,与大师同行

“真正的科学是学科上的本质性问题。”

沈国锋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主要研究室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说起自己科研方面的成长,沈国锋首先提到了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

沈国锋的导师陶澍老师

沈国锋与陶澍老师等在农村地区开展排放测试

沈国锋和陶澍老师去西藏日喀则开展居民能源调研和测试

博士一年级刚入学时,沈国锋对于研究方向其实还没什么概念,陶澍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定位“居民固体燃料燃烧排放的多环芳烃”这一选题来指导沈国锋,他让沈国锋自己动手做实验,获得第一手的数据。

尽管导师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但研究能否做下去、能做到什么程度,学生的投入和“悟道”也至关重要。幸运的是,沈国锋自己对区域环境过程的研究有兴趣和信心。

回想起导师第一次给自己改论文,沈国锋笑言:“我的第一篇文章被导师改得面目全非。”这桩听起来颇为“惨烈”的论文修改经历,其实让沈国锋受益非常。正是在导师一字一句的精雕细琢下,他意识到好的学术论文不只是数据的堆积,而是对工作的学术价值思考和分析,科学性的总结和讨论:

我们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实验已经做完了,但这对于整个学术研究来说,可能只完成了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写论文是把你做的工作给别人展示清楚,告诉别人这些数据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通过论文的分析,有时候你也会发现原来工作中遗留的问题,这可能是你后续工作的触发点。

现在,沈国锋也用同样的方式来指导他的学生。博士二年级的罗智瀚第一次拿到沈国锋为他修改的论文后有些咋舌:“简直认不出最初的样子!”但老师的那份严谨细心、手把手领路的温暖,对他触动很深。纵然科学的探索多有未知,但学术的薪火却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后学的前行之路。

毕业工作多年,导师的教导仍如“定海神针”立在沈国锋的心里: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外学成归来,回到北大,他的研究很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