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说,如今编辑的创造力出现了某种情形的缺失,这不但让出版高质量的步伐有所减缓,还会加剧出版业的人才危机。
那么,编辑的创造力普遍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整个业内对编辑职业缺少有效的、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路线图”式的设计。具体来说,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走进出版社后,应当按照怎样的工作流程,在多少的时间单元里完成什么样的工作项目,以及怎样评估他的业绩,各社似乎没有太高的招术,大都是瞎子摸象或摸着石头过河,东一锒头西一棒锤地在做着其实并不大想做的一些工作。由于目标管理并不明确,职业生涯也没有人帮着规划,许多新进员工在进入这个行业没有一两年,就选择了立即跳槽或转行从事其他的行业去了。不少的出版社就在这走马灯似的人员大流动中,义务地、愚笨地成了免费的*埔*校,替其他行业进行了人才储备。
其实,稍有一点出版常识的人都知道,出版社是知识密集型的文化企业。它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员工培训了多少天就可顺利上岗,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创造效益。而编辑的成才并进而为出版社创造真正的财富,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在此之前,都是出版社付出了大量的培训费用和工作时间、工作练兵,以及在资深编辑的带领下从事一些编辑辅助性的工作。要想真正策划出极其有份量的选题和活动,没有在大量的编辑工作的时间积累上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古人所说的“十年磨一剑”,在这个行业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新闻出版总暑每年举办的中级以下编辑资格的全国统一考试,也极大地提升了编辑的职业化程度。但由于仅仅是简单的笔试,即使不少年轻人靠背题考下了这一资格,但并不能由此说明他就是一个合格的编辑。编辑是什么?编辑是知识的集大成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创造者,他播种了文明,也传播了希望。没有了编辑,就没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不过,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在编辑的职业化进程中,作为编辑之家的各地出版工作者协会和编辑协会,在发挥各自的行业协会优势方面,还有不少上升的空间。比如说,对年轻编辑的系统培训、编辑技能的竞赛、编辑业务的展示与交流、各种编辑工作沙龙、论文比赛、专题研究等,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差距。当然,还是活动经费的日趋拮据,使得协会快成了歇会。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孤*奋战,缺少交流与有效的探讨,这样一来,使众多的年轻编辑看不到职业的前景和可观的优势,于是难免胜利大逃亡了。
第二,编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普遍偏低,甚至远远不如电力局的一个普通抄表员(据说,十年前年薪就能拿到10多万),不如一般机关的普通公务员。编辑的职业优越感普遍丧失。因此,在每年的大学生就业中,第一流,甚至第二流的都不愿选择到出版社来。我在近十年来一直参与所在单位的人员招聘工作。好几次求职者都问到“出版社是出什么板材的”之类的笑话。不少人一听到编辑的工资待遇,都咋舌溜掉了。
在不少出版社内部,编辑的待遇远远不如诸如发行、出版、行*人员。编辑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创收压力下,疲惫不堪,整天象过街老鼠灰溜溜的,只要所编的书不那么赢利,就会遭到方方面面的指责,从而在每日的战战兢兢中丧失了全部的工作热情。
在创收压倒一切的口号下,编辑们每日东奔西突的结果,未必能换来图书的畅销。因为,再好的图书品种,如果放在发行渠道有问题的出版社还是白搭,只能干着急,到了年底分奖金恐怕会颗粒无受,甚至还要倒贴进去一些费用。
如今的编辑实在难当,他几乎要为工作求助任何人,似乎谁都比编辑有权有势。求完作者求发行,再求出版,更求市场。想想看,全国每年出版22万多种图书,有多少种被广大读者所奔走相告,从而洛阳纸贵的呢?不炒作、不投入、不宣传、不搞活动,图书几乎没有畅销的可能。因此,编辑本来就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这下可好,几乎无人问津了。
第三,不少出版社的运行机制和体制有较大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导向,向一线编辑倾斜、向优秀选题倾斜的工作思路。即使编辑创造了较大的效益,但也不会给编辑的奖励奖到令人眼红的地步。编辑的工作业绩,同职称、奖金、出国考察、先进称号、职位晋升等并不挂钩,甚至多干了还不如少干一点来的更实惠一些,也不会得罪那么多人。在相当的出版社,二八定律几乎成了一九定律。即10%的人要靠着自己的工作智慧和能力,养活那些为数众多的90%的人。而那些每天干不了多少活,创造不了多少效益的人,反而在花钱、待遇、奖金、出国等方面,获取的实惠更多。因此,不少的编辑看到这种局面更没有心思在开发有市场、有价值的选题方面下大工夫了。于是,不少的出版社快成了一个空壳社,除了能合作出版点书以外,开发新选题的能力丧失殆尽。
我以为,作为以内容为产业的出版社,一旦丧失了选题策划和开发的能力,一旦使出版物的源头的编辑地位进入到了狭窄的低谷,那么,编辑在诸多不利的因素下,又怎能全身心地创造出全新的选题来呢?没有了新选题,这个出版社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