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主要是对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作总结归纳,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强调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识字写字是本课的一个要点。字、词、句的积累对学生而言是基础性的。古诗《悯农》要让学生理解后记忆;“写话”练习应作为重点,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识字加油站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8个关于场所的词语串,分两组呈现:
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
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1、读一读这两组词语,注意“览”是前鼻音,还要注意它的声母是“l”,不能读成了“nan”。“哨、诊”是翘舌音。“博和馆”是左右结构的字,“览和育”是上下结构的字。
2、学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发现这两组词语的特点: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提示:第一组的词都带有“馆”字,第二组的词都带有“所”字,“馆、所”前面的词是对这一场所功能的说明。
3、联系生活。结合实际生活和图片,认识各种“馆”和“所”,并说说各种“馆”和“所”的作用。
提示:“馆”表示收藏、陈列文献、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所”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
4、学以致用。你还知道哪些“馆”、哪些“所”吗?说一说。
(健身馆、游泳馆、托儿所、供电所……)
结合生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在反复读词的过程中发现词语的特点,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了解构词的规律。拓展认识其他的“馆”和“所”,感受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字词句运用
字词句运用有两部分内容:
(一)第一部分出现了6个易错字,下面这些字你能这对吗?
含、迎、留
荡、满、敬
1、先观察,读一读泡泡框里面的提示,书写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怎样把这两组字写好?
第一组中的“含”上面是“今”,不要多写一点;“迎”要和“柳”的右半部分区分开,不要多写一撇;“留”不要少写一点。
第二组中的“荡”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2、练习书写。在书上写一写这些字,认真书写,把字写得又正确又漂亮。
(二)第二部分为我们呈现了三个句子,旨在让学生借助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1、读句明意。自由读一读,注意带点字的词语。
2、猜猜带点词语的意思。
引导孩子用找出相反的词语,理解词语。(暗示——明说,泄露——保密,喧闹——安静)
3、小结方法:句子中有关联的熟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词的意思。(还有查字典词典理解、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找近义词理解等)
4、运用方法,理解词语:上面的方法你学会了吗?试着猜猜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的同学的字写得很工整,有的却很潦草。(_____________)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一定要镇定。(____________)
(3)这条路平平整整,那条路却坑坑洼洼。(______________)
三、写话
“写话”安排的是写一写心中的“为什么”。课本出示了一组“为什么”,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广度。
1、读一读,说一说。
(1)自由读一读例文,边读边圈画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比较疑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
(2)你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3)你心中是不是也藏着许多“问号”?
(4)写一写:把你心中的“问号”写下来,制成卡片,用上“怎么、谁、为什么、什么”等疑问词。
四、展示台
“展示台”展示的是班级图书角,旨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图书,共同创建班级图书角,自觉遵守《图书借阅公约》。
1、说一说班上图书角都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的地方?
2、读一读“图书借阅公约”。
五、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李绅的诗《悯农(其一)》。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1、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生字“粟”是平舌音;“农”是鼻音;“种”读四声。
2、仔细观察插图,你读懂了哪一句?
引导:图上有谁?在做什么?你觉得他们辛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说说全诗的意思。
提示: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底下没有一亩闲置不种的田地,仍有农民因吃不饱肚子而死。
4、熟读成诵。
5、练一练
《悯农》一诗中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进行了真实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爱阅读
《最大的“书”》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2、自由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把故事读正确。
3、想一想:
(1)这个故事讲得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2)“书”中的文字是什么?“图画”又指的是什么?
(3)“岩石书”里有哪些知识?
(4)读“岩石书”有什么用?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像地质勘探员叔叔一样,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呢?大自然的书里,藏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发现,多问一个为什么,多读读科普读物,长大了就能读懂大自然中一本又一本的“书”!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想让孩子学得踏实有效,绝对离不开课外阅读。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或者您的孩子有所帮助,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