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点亮星星的人图书管理员的力量
TUhjnbcbe - 2023/3/10 19:39:00

中文互联网上有一个梗,千万别惹图书管理员。

因为这个岗位上走出来太多风流绝代的人物,比较知名的譬如教员、譬如老子、譬如莫言、譬如比尔·盖茨、譬如博尔赫斯,譬如莱布尼茨,等等。随便哪一个,都站在人类最高质量的行列。

可以说,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业自带光环。坏处是,这种光环消解了它的日常,掩盖了它背后那庞大的普通人的血肉。否则当今互联网上不会一次又一次有人询问自己是不是配得上这个岗位。

虽然如此,正面描写图书管理员的作品不多。所以当有一天,有人跟我说,有这样一部作品,用近30w字的篇幅把图书管理员的光环卸下来,还原成一个个具体的人,讲述她们觉醒和跋涉的一段故事——我当然是毫不犹豫地想要阅读。

掩卷,我才真正懂得,书名为什么

叫做

《点亮星星的人》。

删除

(选填)图片描述

1、背景

本书设置的背景是肯塔基州治下的一个县,李县。作者在书的结尾处特意标明:它迄今为止仍然是美国最贫困、最美丽的州之一。

故事发生在年代后期,依托于当时的马背图书馆运动。

有人说这就是美版的扫盲运动。实则并不一样,我们国家在上世纪开展的扫盲运动,从识字教起,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巨大的热情主动投身其中,后来还延伸出“夜大”“函授”等学习形式。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即便在肯塔基最偏远的山村,识字也并不成问题。推动这项运动的,主要依靠少数志愿者,且在一开始几乎都找不到人愿意参与。即便图书管理员们不断付出,真正认可她们的人也只是缓慢增加。

我想,这就是作者在本书结束时不无遗憾地说“此(年)后再也没有过这种规模的项目”的原因。

删除

(选填)图片描述

理解了这个背景,才能明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在某种程度上,她们就像是拓荒人,要松土、要浇水、还要防备恶意,至于能否结果至少有一半得看运气。

2、人物

肯塔基李县马背图书馆的管理员一开始是两个,经过广泛招聘变成了五个,后来是六个,到了书的结尾又有变化。

玛格丽·奥黑尔是号管理员,也是她们的核心。但故事却是从英国飘洋过海嫁到李县的艾丽斯的视角展开。

从旁观者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人物标签大概是这样的:

艾丽斯是这个偏远山区的外来者,玛格丽是土生土长的边缘人,伊兹是腿不好的富家女,索菲亚是只能藏起来工作的黑人,贝丝是会偷偷抽烟的穷家女,凯瑟琳是得养娃的单身母亲。她们的共同点是,都是女性。

如果刻薄点,按照现代职场的观点,这基本就是一群土鸡瓦狗,没有BOSS会要她们,更没有投资人会看她们一眼哪怕斜眼都不会。

但就是这群人,被称作“点亮星星的人”。作为一名挑剔的读者,偏偏觉得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称呼了。

我为什么这样爱她们呢?书里直接就有答案。

比如艾丽斯,送书时会被人拉着要求反复重复同一句话,就为了听她的英国口音然后大笑,她纯然地配合,毫不介意。

比如玛格丽,她在探望室决绝地告诉斯文,你带着女儿走吧,让她无忧无虑地成长,告诉她她的母亲在山间很自由。

比如伊兹,发大水的时候,她一个已经很久不去图书馆的腿脚不便女士,竟然不顾一切开车去帮人。

比如贝丝,明明一无所有性格上也不太会讨人喜欢,却有着环游世界的梦想,竟然还真的实现了。

比如索菲亚,她并不多做犹豫就和其她人一起站在公众面前声援玛格丽的时刻。(那时候,黑人的座位和白人得分开)

比如凯瑟琳,在马背图书馆第一次遭遇公共危机,她主动地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加入进去说:我来帮你们。

删除

(选填)图片描述

我所列举的只是非常琐碎的小细节,动人的描述太多了。

3、情节

我不用情节丰富、逻辑合理这样老套干瘪的词语来形容了。

实际上我很想做的一件事是,数一数我在看这本书时笑过几次、动容过几次、沉默过几次。之所以要数一数,是因为单凭记忆已经不够用了。

我还想要做的一件事是,去搜罗一下那些影视作品,然后剪辑出一个短片,来呈现这本书的内容。这样的冲动我已经很久没有过了。(虽然我此时并不会做剪辑)

乔乔·莫伊斯对情节的描述以实写为主,但也有许多留白任由想象。有时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也起着丰富想象的作用。比如在说到图书管理员下班后谁最先走时,她简单地加了一句“她(贝丝)的父亲和兄弟们不会给她留饭”。比如在说到斯文给女儿找奶妈时加了句“只需要很少的报酬”。再比如讲到孤女韦尔娜时那句“挺着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

删除

(选填)图片描述

所有这些微小的情节设置,并不是毫无来由,并非是不相干,每一处都贴着人物,贴着故事的走向。但是并不急躁,并不凸显,只有会品尝的人能领略妙处。即便没看到,也并不影响阅读的舒适度。

4、语言

汪曾祺说,写作就是“思想、语言、结构”。可见语言的重要性。什么是好的语言呢?我的标准是读起来口齿生香,教人忍不住回味。

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即便是鲁迅那样的顶流大家,也并不是篇篇都能做到。(最近在看先生的《而已集》,遂有此感)。

作为一本翻译过来的小说,就更加考验译者了。在所有的图书种类中,文学类书籍的翻译是难度最大的,稍不留神就会让人不满意。所以“信、达、雅”的标准虽然提出了很多年,能被公认做到的却不多。即便那些广有声名的大咖,也时常被人质疑反对,就连许渊冲都不例外。

这也就诞生了一个选书方法论,一定要看版本。不好的版本不但会带来不好的阅读体验,更可能完全误解作者原意。

删除

(选填)图片描述

《点亮星星的人》,从“序章”开始就很惊艳,完全攫住了我。

“听,在阿诺特山脊下的森林里,走进去三英里,你就被沉郁的寂静所包围,一步步走得放佛是在绿海中蹚行。”

“镇上只有两条呈“V”字形连接在一起的主街,砖石房和木屋不协调地混杂在一起。主街上分出许多弯弯曲曲的小巷和窄道,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延伸至远方的小山谷,往高处走能爬上绿树密布的山脊,到达山上几处分散的房屋。”

5、作者

看完这本书后,我去搜索了一下作者乔乔·莫伊斯,想看看她还有什么作品。结果我很惭愧,原来我早就认识了她,在我还没有真正学会阅读的日子里。

我早就看过她的书,也看过她的作品,《遇见你之前》。影版女主由权游中的龙女饰演(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来)。那也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聊。

删除

(选填)图片描述

《点亮星星的人》是她最新的作品,不过原作年就出版了,在美版豆瓣Goodreads也大获好评。果然,我只是无数被她打动的人中的一个。

结语

无论是在书中,还是我自己的亲身实践,阅读对人的改变都是巨大的,也是不可逆转的。我无法想象,如果我没有学会阅读,我的生命将会如何生长。

也许我做过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花了两年时间真正学会阅读。

我所有的努力,只能改变我自己。图书管理员——尤其是这本书里的马背图书管理员们,她们的行动改变了许多人。这许多人的生命,本是灰蒙蒙一片。但因着阅读、重拾阅读,那灰蒙蒙中透出了光亮。

删除

(选填)图片描述

他们确然是,点亮星星的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点亮星星的人图书管理员的力量